當趙丹和趙國群臣們還在邯鄲城之中調兵遣將的時候,千裡之外的趙國北方邊境上,已經是狼煙處處了。。。
‘陰’山山脈東側某處。
一隊隊的匈奴騎兵穿過趙國的長城,無視烽燧上點燃的道道狼煙,朝著南方一路疾進。
秋天的大草原正適合騎兵的賓士,匈奴騎兵們歡快無比的舉著手中的弓箭‘亂’吼‘亂’叫著,無數馬蹄在地上捲起滾滾煙塵,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這些匈奴人一個個腦袋碩大,身體強壯,手臂長而有力,‘腿’腳看上去卻有些偏短,雙眼之中眼窩深陷,鼻子扁平,頭上是捲曲而骯髒的‘毛’發,上身穿著直襟式皮短衣,下身則是合襠皮‘褲’,頭頂帶著皮帽,腳下穿著皮靴,標準的遊牧民族長相和打扮。
率領著這支近千人騎兵隊的是一名匈奴千夫長,這名千夫長一邊縱馬賓士,一邊朝著身邊的一名匈奴百夫長喝道:“帶著你的百人隊,去把那個礙眼的烽燧臺給我端了!”
千夫長所指著的,正是這支匈奴騎兵剛剛經過的那座烽燧臺。
匈奴百夫長應了一聲,直接率領著幾十名騎兵呼啦啦的從佇列之中分離了出來,朝著不遠處那座仍舊在冒著滾滾濃煙的烽燧臺而去。
望山跑死馬,即便長城上的烽燧臺似乎就在眼前,但是百夫長帶著自己的部下們仍舊賓士了足足一刻多鐘的時間,才來到了烽燧臺所在的山腳下。
百夫長一聲令下,眾多匈奴騎兵呼啦啦的跳下了馬,只留下幾個人在山上看守,其餘的人紛紛拔出了腰間的刀劍,一窩蜂的朝著山上攀援而去。
在匈奴人面前的這座山峰上,蜿蜒曲折的趙長城昂然矗立,猶如一條巨龍般橫亙在整個趙國的北方邊境,當看見它的時候總是會讓人情不自禁的産生一種自己過於渺小的感覺。
然而趙國的北方邊境實在是太長了,即便擁有長城這般堪稱奇跡的防線,也同樣抵擋不住匈奴人的南下。
一群匈奴人嘻嘻哈哈的爬著山,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非常新鮮的體驗。
這座山並不算太高,因此又過了一刻鐘之後,匈奴騎兵們就都‘逼’近了烽燧臺。
“殺!”幾十名匈奴騎兵一邊嗚哇哇的喊叫著,一邊舉著手裡刀劍,‘亂’哄哄的沖進了烽燧臺之中。
然而讓這些匈奴騎兵們失望的是,烽燧臺之中居然空無一人。
但是從烽燧臺之中淩‘亂’的一切來看,很顯然駐守在這裡的趙軍士兵們撤退的時候十分的匆忙。
又有幾名匈奴騎兵沖到了烽燧臺的頂端,然而這裡除了一堆正在散發著滾滾濃煙的柴火之外別無他物。
“百夫長,趙國人都跑了!”
“,怕死的趙國人!”匈奴百夫長十分不爽,一腳踢飛了面前的木案,然後痛叫一聲,在地上單‘腿’跳了幾下才恢複過來,險些摔倒。
看著都在憋笑的部下,百夫長氣不打一處來,直接上去對著幾名部下就是一頓猛踹:“笑,再笑啊!”
好不容易發洩完了怒火,匈奴百夫長看了一眼面前的諸多擺設用具,眼中一道猙獰的神‘色’閃過:“趙國人以為他們跑了就完了?放一把火,把這裡全燒了!”
片刻之後,一陣滾滾的濃煙和沖天的火光吞沒了這座烽燧臺。
百夫長罵罵咧咧的帶著自己的部下出了烽燧臺,朝著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