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麼爭執,一個院裡住著又不是多遠,王家人豈能沒聽到。
不說其他王家人,只王大姑就豎著耳朵躲在窗邊聽的正歡呢,此時聞言再也忍不下去,一瘸一拐的走出來,著急慌忙的道:
“娘,你快點吧,玉鳳都昏過去了。”
李老太太氣不打一處來,誰都給她氣受,她真成了風箱,兩面受氣了。
“我還不知道?這不是他們不去?”
小楊氏不樂意,頂嘴:
“誰不去?還不是奶捨不得拿錢?可別往俺們身上推。”
王大姑望向李老太太,眼瞅著人不吱聲,她當即哭天喊地起來:
“娘,你可不能不管我們,我們可是聽你的話才……娘,你可憐可憐我們吧,大人不說,就你重孫子他們……”
說著,揚聲就叫孫子孫女出來一起跪求。
不一時,院中已哭聲震天,若讓不知道王家人德行的人看到,怕真得跟著落淚。
張家棟頭一個受不了,小楊氏趕緊使眼色讓黃米子把人拉回屋避開,留她自個繼續盯著。
李老太太人老心硬,並不將眼前慘劇放在眼裡。
她手裡是有錢,卻是幾十年來一點一點積累下來攢的棺材本,那可是她最後的指望,除了她,誰都不能動。
可是王大姑執意堵著她,最要緊的是李老太太急著去七房找兩個僕人問計,沒奈何只能忍痛掏了。
拿錢時打定主意,就算問計不成,最起碼也得找那兩個下人要點錢。
要不然兒子兒子得罪了,女兒女兒本就是互相利用,再連棺材本都沒了,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她打的主意挺好,可惜忘了張裴氏等人願不願意配合。
不說藥伯到來,王家人趁機讓開了很多藥——有傷的治病,沒病的喝安神湯。
就說張裴氏等人,也按打算好的開始行動了。
沒幾日,只把人弄得叫苦連天。
王女婿算是王家人中面皮薄的,頭一個受不了,便找王大姑相商:
“過幾日就是中秋,哪有在別人家過節的道理?兩個丫頭正是說親的時候,名聲不能壞了。”
王大姑聞言怒了,叫囂:
“憑啥?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那都是藉口,其實掛心你那小狐狸精才是真的吧?俺就不走。”
她說話難聽,王女婿也硬氣,當下便高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