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秀英年齡小,能見見世面,以後嫁個如意郎君就美了。
咱們就不行了,一輩子也就這樣,俺早上起來梳頭時都發現頭上有白頭髮了,一茬茬的小輩頂著咱們還能不老。”
說話間,已進了屋子。
幾人謙讓著坐下,繼續說話。
剛才陳氏說了一堆話,劉二女就記住一點:
“好事兒咋說?”
結果陳氏卻不說話了,她自覺剛才說的話俏皮,不免自己先咯咯咯的笑個不停。
場面有些僵,王氏只得站出來打圓場,顧忌著不好一上來就直說,倒像是炫耀是的,便略含蓄點道:
“姑娘大了。一家女,百家求不是。”
女人從來在婚姻嫁娶這些事上靈敏,劉二女霎間領會過來,不禁關切的問張秀英:
“可是真的,訂的哪家?姑爺好不好?”
張秀英有些窘迫,立時低下頭,口中吶吶不敢言,臉更是早就通紅一片。
見她如此羞澀,劉二女不由得看向其他兩人,陳氏不住地擺手:
“別看俺,俺只是聽到風兒了,到底是誰俺也不知道。”
說完,她扭頭去看王氏。
“還是得問嫂子,這才是正根。”
眼見劉二女和陳氏‘虎視眈眈’的盯著她,王氏自知避不過,再說此舉正和她意。
不動神色的斜了一眼虛掩著的門,碎矜持的對劉二女道:
“姑爺姓韓。”
也許是覺得太簡短,太籠統了,讓人不明所以,她又補充:
“不是俺狗肚盛不下熱食,一有點兒就能的腳不著地,實在是妹子找的姑爺就是好。
不說人品相貌,就說家中。
父親曾經在外做過縣太爺,母親也是大戶人家出身。都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麼好的人家誰嫁進去了能吃了苦?
合該享一輩子福才是。
更有緣分的是,他家與知慧妹子的女婿竟是本家……”
她越說越興高采烈,劉二女卻是聽的一愣。
她聽的這人怎麼那麼耳熟,好像在哪兒聽過似的?
世上的事可能就是這樣,越想想起的時候偏偏想不到。這裡還不待劉二女絞盡腦汁的想清原委,‘解惑’的人忽然來了。
——張楊氏一腳踹開門,冷不丁的闖進窯洞裡來,只把屋裡幾個人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