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這畢竟是張家善頭一次就這事做手腳,雖然是拐著彎的提,但他不能不給個面子。
二來,他們做的也對,到底張伯書是過繼的。
雖則張伯書是劉二女親生的,但過繼了就是過繼了。
不僅祖宗理法在那兒擺著呢,就是從私心來說,人家又不是做善事的,過繼了你一個孩子,不僅送房送錢財,還什麼好處也不要,誰這麼傻?
但是吧,要是張家善夫婦一直這樣他也不能答應,除了事不過三
,人心中得有一杆秤之外,誰讓還有一個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
當然他還有自己的小心思。
這年月講究個多子多福兒孫滿堂,像大戶人家吧,因為母親不是同一個,如此雖然一家子子女不少,可被妻妾們分攤下來就少了,這樣還能保證這些孩子們被各自母親當寶,當成指望。
可鄉下人家,誰家不是一個母親就生一大溜兒孩子?
這孩子多了當然就不值錢了,自然這個得父母關心多了,那個得父母關心就少了。
本來這要是同父同母也沒啥,誰家父母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就是父母自覺斷平了,奈何兒女們各有心腸,估計還覺得不滿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偏偏他家不是不一樣嗎?
張知勁成親前答應的事,那肯定不會做不到,起碼大面上肯定過得去,而且他也不會暗裡對繼子使絆子,只是要有那機會能為未來的兒女多掙點母親的寵,他也不會手軟就是。
不提這些小心思。
只說當下,張知勁看著炕桌上那四個菜,韭菜炒雞蛋,炒羊肉,幹茄子炒肉片,外加一個胡蘿蔔炒土豆絲,都是他愛吃的。
至於劉二女母子,他們苦日子趟過來的,自然不會挑食。
——平常只要能吃飽就行,更別說今天的飯菜還夠豐盛。
何況,劉二女做的飯又好吃。
於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眼下三個人便分開坐下吃飯。
一時飯畢,稍作休息,張伯書便告辭回去。
當然他有些捨不得,奈何還有課業要做,母子倆只得依依惜別。
隨後,劉二女心情低落的迴轉窯洞裡,卻被張知勁拉過來說話:
“我跟你說個事。”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