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可世上又有幾個真活到七十的?
或者萬一他走到婆娘前頭呢?
到底祖孫、夫妻一場,他不能不為這個跟著自己吃了一輩子苦的婆娘,過繼的孫子留一條後路。
張知勁就是好人選。
一則,他是張伯書的繼父,天生相干牽扯,有劉二女在,他們關係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二則,他是他們兄弟選的族內下一任領頭人,有這個本事能護住想護得住人。
可惜,這都是他自作多情一廂情願。
就像前些時候張知勁他們夫妻倆去縣城。
眼見他們傍晚還不回來,張陳氏做飯時不過多添一碗水,多下一碗飯的事,她卻不願意做,甚至還不讓張伯書出屋。
——要知道張伯書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了,他又不會讓孩子養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且村裡的孩子早當家,他也是能幫家裡做點事兒的時候了。
別看張陳氏這會兒有些撒潑打鬧,其實她暗裡死死的盯著張家善的臉色呢,這時敏銳的察覺到他的情緒不妙,她立刻轉了語氣,哀哀哭訴:
“難道就我想,你就不想?
只可憐我那幾個孩子,若是但凡有一個活下來,又那用我如今做壞人,讓人恨?”
若提別的也就罷了,一提自家夭折的孩子,張家善立時心軟了,他紅著眼睛,用生硬的話問:
“那你想咋辦?”
張陳氏趕緊借驢下坡,委婉的說出她早就想出來的辦法:
“我能怎麼辦?如今也只能靠你去跟知勁說說。
他的話,二女想必會聽。”
張家善自嘲:
“你可真看的起我,你覺得我這個侄子那是旁人能左右的人?”
張陳氏卻很自信:
“不試試怎麼知道?”
張家善啪的一下將大字摔在炕桌上,嘲諷:
“要我看不用試了,咱乾脆將伯書送回去,再去外面抱也好,買也好,養個孤兒回來不是利索?”
說完,徑直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