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管劉二女她們嘴上說的多麼熱鬧,但說白了這些八卦事與他們干係不大,便是親近如宋氏的事也一樣。
有人會說了,宋氏怎麼與旁人一樣?大家不是妯娌嗎?一家人嗎?看她這麼懷了卻生不出來,白白糟蹋自己的身子骨,大家都是女人更應該勸勸才是。
通情達理的人都這樣想。
但是,首先這是宋氏願意的。那麼大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不聽話揍一頓就好了,你枉顧人意去勸那不是討人嫌?事情到了最後多半人家不聽你的且不說,說不得背地裡還恨上你了。
你說你冤不冤?何苦呢?
再說從立場來說,人家宋氏站著正理,說到底子嗣後代是大事,從古到今世人講究的就是多子多福。
你勸著她別懷了,外人怎麼想你?知道的也許有人會說你擔心宋氏的身體健康,更多的人呢?
這個世上從來都不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也從來不缺以最大惡意來揣測別人的人。
人家會不會想你是嫉妒了,或者還有很多亂七八糟能把你氣死的想法,然後鬧到最後,最有可能就是你不明不白的多了一條妨礙別人子嗣的罪名。
而且,在如今的人眼裡,流產終究是晦氣的事,誰家發生了不是緊緊的瞞著?都當沒有這回事,你無緣無故的怎麼提出來?
所以,這事你勸都沒法勸,只能當成不知道。
當然,劉二女以前是不會考慮這麼多的,她這人心善,聽說後便會去安慰宋氏,如今到底長進了,再說還有牛嬤嬤她們看著,這件跟她有些關係的事慢慢的也就過去了。
日子過得充實,時間過得也快。
過年前,劉二女攤上了一件大事。
什麼事?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話說這日,劉二女將今年該做的衣裳什麼做的差不多了。因為今年年景有點不好,該走的年禮也提前給老孃送過去了。
因著連日來天氣寒冷,氣溫下降的厲害,地裡凍得太深,拿撅頭使勁刨也刨不動,修渠的男人們終於停工回來了。
女人們自然喜氣洋洋。
劉二女親自下廚炒了幾個菜,又溫了一壺酒,也不用下人伺候,帶著閨女、兒子陪張知勁吃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劉二女穿鞋下炕來到灶房,正在燒火的牛嬤嬤聽到聲響,立時回頭:
“太太來了,餃子已添了三回水,馬上就好了,太太稍微等等。”
劉二女從牆角拿了一個小板凳坐了,笑道:
“我不急,倒是勞動你,辛苦了。”
牛嬤嬤又添了一把柴:
“嗨,太太折煞我了!太太都親自下廚給老爺做飯呢。我還能比太太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