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人家還有幫手。
還是一刀下去捅一個要害的幫手。
張知慧越聽越驚奇。
這種事她聽說過,以後說不定會親眼所見,只是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總是令人難以理解。
倒是張申氏見慣不慣,嘲諷道:
“你想想能給人做妾的能是什麼好東西?本來就沒骨氣,再遇上正房太太打壓,能保住自個命就不錯了,誰管別人要害的人是不是親兒子,是不是她後半輩子的依靠?
再說,不是男人還活著?只要能生,只要討好了男人,討好了大房,也許人家開恩讓她再生一個也說不準。
至於那當爹的,別看人家女人不少,最看重的還是嫡子。
不過也是了,孟大人再能幹,就他一個,他兄弟再不成器,人家加起來好幾個,就憑人丁,他就輸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孟大人差就差在一個肚皮上,一個庶字那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汙點。”
說起來也是命運不濟。
若孟縣令生在太平盛世,憑他兩榜進士、外派官員的身份,腳踏實地的幹,只要不是太倒黴,前程真是太好。
而他嫡兄們呢,只要考不上功名,那一輩子也就那樣了。日後為了家族前程,為了子孫後代,他們再不服氣也得向孟縣令低頭。
當然,他們也可以有骨氣的不折腰,可是那時族裡願意?不怕初命趕出族譜?真以為族人都是好人?
偏偏他生在皇朝末世。
孟縣令一家到任後,九曲縣就沒有太平的時候。
老天爺不給個好臉色也還罷了,縣裡還不太平。
一年年,不是這個反賊打過來了,就是那個土匪打過來了,後來好不容易原大將軍率軍過來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可整個縣也上了原大將軍所屬的良王這條船上下不來了。
那時良王勢力還不大,他自然沒有官升。
而京中孟家呢?
那時朝廷已經亂了,好多有權有勢的人打著朝廷的名義賣爵鬻官。孟家當時雖說落魄了,可爛船還有三斤釘呢,潑出名聲不要,買產賣地買嫁妝,好懶給家裡幾個兒子買了個官當。
別看孟縣令的嫡兄們唸書不行,人家還是有小聰明的,投機取巧鑽營了幾年,竟然還都升官了。
本來就看不上他個庶出的,如今人家更是抖起來了。
後來前朝滅亡,本朝建立後,原本以孟縣令的功績那妥妥的要升的,這可是壓制嫡支的好時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