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東邊吳家鬧起來了。其實晚上就鬧過一陣,老爺也聽見了。”
張知勁回想了一下,昨兒晚上的確聽見過臨裡有動靜,但他沒當回事,畢竟這是什麼時候?為了個好兆頭,誰家也不會大過年的鬧氣。
再則,真有那糊塗的人家,你還不能出去檢視,不然人家不以為你是好心不說,多半認定你看熱鬧不嫌事大。
只大過年的接連兩次鬧騰了,又是為的那般?
大柱他們也很奇怪,都恨不得瓊雄趕緊給他們解謎。
“出了啥大事了,連年也不好好過?”
話說即使他老孃那麼刻薄,也沒這樣。
此時,飯桌已撤,瓊英上了熱茶,瓊雄接過,狠狠的喝了,覺得身上霎間暖和了,不由得撥出一口氣:
“可不是出大事了?天大的好事兒。”
說到這裡他特意買了個關子止口不說,等著眾人不耐煩了這才道:
“聽說宮裡要採選了。”
採選在坐的人大半都知道,不知道的也有知道的人告知。
這是歷朝歷代每個帝王都會做的事,要說其中有何區別,就看每次採選的大小,才選的秀女年齡和範圍。
“我記得本朝立國初年就選過,那時章德太子還再生,當時是凡年四歲至十六歲,身家清白的女子皆可參選,也不知道這次是不是。”
張知勁還記得那時東宮也進了好幾個妃妾,爭風吃醋你來我往頗熱鬧了好一陣。
瓊雄口齒伶俐道:
“這次年齡沒變。只不過此次採選只在京師之地。
而且除了那些美名相傳的,以及一些朝中重臣的嫡女不經過採選,直接由宮裡禮聘進宮外,其他各個小官之女,平民之女只以宮女之身進宮。
隨後跟著女官學習宮規,再經過幾番挑選後,選出優秀者進行分封,其他人皆充做宮女。”
劉二女聽的稀罕,又奇怪:
“選個年齡大點的,不管是婚配,還是幹活,馬上就能得,怎麼連那麼小的孩子都能參選了?她們進宮能幹啥?她們家父母也捨得?”
說到後來,語中帶著憤憤不平之氣。
張知勁明白她又想起遠在家鄉的張伯書和閨女:
“自古富貴迷人眼,為了權勢地位不要說捨出去一個女兒,便是兒子扔了的也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