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鄭家人出不出,咱們得出這個銀子。”
姜家子弟迷茫。
姜老頭意味深長的道:
“咱們和鄭家人、甚至張家人不一樣。”
他一一分析:
“先說張家人,別看他們本家人之間有齷齪,說到底總歸都是一個姓的族人,合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雖然很讓人不服氣,奈何自己不姓張呢。
“而咱們姜家與鄭家靠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姻親。
在這點上,咱們不如鄭家,不管張知言是生是死,鄭老婆子作為他親孃,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張知言不用說了,雖然在姜氏母子身上有所偏頗,但對親孃只有孝順的。
繼任的不管是誰,那也不會虧待了這位,畢竟能用點錢財把人供起來,就能白得個好名聲,只要不傻她都會去做。
如此,她好了,鄭家人自然跟在她後面吃肉喝湯。”
所以,人家有底氣。
“可你妹妹呢?好好的原配嫡子變得妻不妻妾不妾的。眼下前途不明,原本想拿捏住張家人為咱們說話,既然人家不上當,咱們怎麼能一再得罪人家?”
他話說的有理,姜家其他人認同,可是有人轉念一想,不對,鄭家人不願意出銀子啊!
“那不是得罪鄭家了?”
早就說了鄭老婆子可是他們姜家閨女的婆婆,到時候被孃家人一番挑撥攛掇,吃虧的是誰?
姜老頭冷笑:
“那也是以後了!誰長著前後眼,以後的事那說得準?”
又問:
“這二三天你們還沒吃夠苦頭?還想就這麼著到京城?”
眼見眾人醒悟過來,他對侄子兄弟們道:
“銀子俺先出了,你們有心那就多出一份,無心的那也算了,憑本心就行。這幾日大家坐車難受,都回去歇歇吧。”
各兄弟侄子趕緊告辭。
他這才招呼婆娘,兒媳婦從裡屋出來,看著一家人擺道理:
“咱們姜家人往上數八輩子都是吃野菜長大的,全族裡所有銀子加在一起也沒有二十倆?
還是這一二年,紅花孝敬,家裡才有了餘錢。
這要緊當口,咱們不拿出來不說對不對得上紅花,就說你們日後還有臉出門?”
雖說如此,可錢財動人心。見兩個兒子尤其兒媳婦兀自不服氣,他恨鐵不成鋼,傳授心機:
“這回紅花要是熬過去了,沒說的咱們繼續跟著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