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學大戶人家把人打發到祠堂或者庵堂裡修行。
奈何張家剛發跡,不說沒有這些手段,就是現在使出來,族人也不見得願意聽。
這並不是族人糊塗,歸根究底還是窮鬧得。
試想想,把人休了,再娶一個不得花錢?
各家各戶本來銀錢就不多,有那錢早能給其他兒子娶媳婦了。
送到廟裡也一樣。
鄉下漢子一輩子大多就一個媳婦,村裡不興納妾,把她送走了,誰給洗衣做飯,誰給生兒育女?
至於張家棟的補描,實在沒必要。
他們看多了人生百態,別說張家棟與李老太太不是親母子,本就差了一層。即使是親生的,那關係很多時候一言難盡的也不是沒見過。
何況,他們與李老太太也有恩怨呢。
楊家人終於姍姍來遲。
“老話常說家醜不可外揚,原本你們自家商量就好。只是我忝為族長,知勁他們又是知情人,索性聚到一起把事了一了,也省的再交代一番。”
張家元剛來了個開場白,楊老頭立刻點頭哈腰附和,繼而數落婆娘:
“都怨這敗家婆娘,家裡家裡收拾不利落,現在連個閨女也沒教好。”
說完,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求情:
“親家大人大量原諒她吧。”
千萬別休妻啊!
雖然聽閨女話裡的意思不會休她,誰知道是不是權宜之計?如今李老婆子早埋進黃土裡了,突然變卦了可如何是好?
不提楊老頭憂心忡忡,只說其他人一聽他那話心裡就不舒服。
儘管私下裡說好不休妻,但對方說的話太氣人了。一條人命輕飄飄一句話就揭過去了?起碼也該好好賠個不是吧?
別人尤能忍,張裴氏和劉二女兩個情緒外漏的卻不由面露鄙夷。
張裴氏一張利嘴更是出口諷刺:
“說的輕巧,一條人命到你眼裡比雞毛都不值錢。”
楊老頭連連擺手,打感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