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相信門當戶對的人家,都沒好女。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張知勁就這麼倒黴呢?
張知勁的勸說他還是聽到心裡了,張家元也不敢強硬地保證了。
到底不是親兒子。
其他人面面相覷。
張家善嘆口氣,吩咐張知勁:
“你去把你伯孃、嬸嬸連劉氏都請過來吧!”
張知勁應聲稱是,退下出門。
老一輩的張申氏等人卻是都聚在大房的小窯洞裡。
她們不知道出啥事了,但也感覺出事了,是以皆沒各回各家。
劉二女與前大嫂宋氏,二房的小趙氏三妯娌,前小姑子張貴英,大姑子張知慧,反而在她自己的窯洞內說話。
可幾個人兒皆沒那份心思。
——劉二女不必說,她心裡藏著事,自然心不在焉。
丈夫張知康最近又大病了一場,小趙氏正煩心呢。
張知慧身在曹營心在漢,在猜測父輩們在說什麼事。
張貴英又在憂心自己的婚事。
‘閨女大了不由人,孃家不留老女瘋’,她年紀也大了,早該出嫁。
偏她也是倒黴,因為三哥張知少的婚事一拖再拖,讓她的終身大事,到如今也沒影兒。
想著想著,又忍不住憧憬未來。
一個人自得其樂,倒也是一場戲。
只剩下宋氏,她倒是挺有精神。
可聽聽她說的話?
三句話不離兒子,不時的挺挺肚子,讓幾個人聽著很不耐煩。
畢竟除了沒出嫁的張貴英,誰還沒生過兒子?宋氏還沒生呢,她就這麼肯定她這一胎是男的?
也不怕到時候生個女兒的話,丟人現眼?
幾個人也奇怪了,明明以前宋氏不是這樣沒眼色、張揚的人啊?
——看來這又是一個為了兒子瘋魔的人。
一個人兒說話也挺累的,宋氏終於後知後覺住口了。
這話自然沒說起來。
張知勁到來時,屋裡就是這麼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