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重了,張金寶身上流著一半兒任家人的血呢,容易被外人多嘴,嚴重點兒更是能牽連張金寶的名聲。
下手輕了,就怕任家人不當回事兒,死皮賴臉的再上門兒。
何況人心難測,就算張金寶是他的親孫子,但張家元也不敢保證他將來某一天,不會想起外家的好。
如果真有那一天?
就在她一籌莫展,孫家人上門兒了。
世上的事兒真是誰也說不清。
就像孫家去年還與張家元因為主薄一職明爭暗鬥,可不過轉了一個年頭,孫家人竟然就有了投靠張家元的意思。
這事兒明面兒上看的有些玄妙,其實在張家元看著也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
孫家本是縣裡的大商戶,但去年被楊發一把火燒了鋪子殃及庫房後,因為沒及時送到貨物,先失信與同行,商場上接連失利。接著因為顧此不顧彼,沒有及時上供,得罪了最重要的靠山。
一環接一環的,讓孫家元氣大傷,實力大損。
眼看不是自己慢慢的沒落了,就是被其他商家戶群起而攻之,孫家不管為了自保還是為了以後,都要找一個新的靠山。
以前以前他們自然看不上張家元這樣一個區區小官兒,但這不是今非昔比了嗎。
雖然以前算是仇敵,但是張家元卻準備抻一抻就將孫家收入摩下。
畢竟他也不是年輕人,再方的性子半輩子了也磨圓了。
再說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呢,多一個幫手兒還不好。孫家再沒落,他們在縣裡也是一號人物。
當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什麼事兒也不能光想好事,以孫家能屈能伸的性子,說不定日後就會背叛了他去。
但張家元會怕嗎。
他吃的就是勾心鬥角的那碗飯。
要說鬥心眼耍手段,張家元也不會差,只是他身在其位免不了注意點兒官聲。
不像孫家,人家怕什麼。
誰都知道商戶人家是最沒規矩的。
任家既然把主意打到張金寶身上,其實也說明了他們心裡明白,自從認識再嫁為妾後,這個外甥多半靠不住了。
要不然他們哪裡會做這種容易讓外孫離心的事。
那麼他們如今還能靠誰。
還不是在孫家為妾的任氏。
就算任氏這個妾是個不能不能生,價值已大打折扣。但誰讓這是最後一根稻草,怎麼也得死死的抓住。
既如此,他們又怎麼敢得罪孫家。
而孫家既然能把生意做那麼大,其實又哪裡簡單了。就算他們不聽話,也不怕沒手段收拾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