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能讓她手上一分錢也沒有,她再這麼樣到底頂著我們兒媳婦的名兒呢。
這不正好看到知勁嘛,他一個大老爺們外面再能幹,家裡活兒也得懵圈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這樣的其實最好是再娶一房,一來好過年,以後老婆孩子熱炕頭才是正理兒。
可惜他回來的太晚了。
時間太緊的話,我就怕給他挑個不好的,那不是幫他那是害他。
我想了想,索性我們一個月暗地裡拿出幾百文讓兒媳婦給知勁做飯。
一來讓她有事做。她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也沒精神。
二來積少成多,也是筆收入。將來她再嫁也是她的私房。若守下去呢,將來留給咱伯書的也沒外流了。”
她又投了個定心丸:
“其實這也不過是一時之計,少則數月,多則一年,知勁總得娶婦生子,到時候這事也就完了。”
張家善知道張陳氏有私心,並不像她嘴上說的那麼光明好聽。
但誰讓她是自己媳婦兒呢。他可不是聖人——幫理不幫親。
他幹嘛那麼較真,裝糊塗才是正經。
“那行。我明兒去跟知勁說。說起知勁來,我倒想起一件大事。大哥跟我透訊息,聖人準備整頓軍務。已連下特赦恩旨,老弱病殘全都卸甲回鄉,連各級撫卹金都很豐厚。
勒令各地官員明年春夏,最晚秋冬,這些事都要妥當安排好。”
“真的!”張陳氏大吃一驚:“那明年可不太平了,有人歡喜有人哭。也不知道全手全腳的能回來幾人。”
“古來征戰幾人回?不要說全手全腳,缺胳膊少腿只要人回來的又有多少?”他對此並不樂觀:
“也不用明年,若不是府尊,縣令交代將這事暫時瞞了,這會兒就亂了,大家夥兒都不用過年了。”
兩人嘆息一番熄燈睡下,一宿無話。
次日吃過早飯。兩人分頭行動。
張家善去看侄子。
張知勁久久沒回神兒。對這個三伯的建議他哭笑不得。
這算是是怎麼一回事兒!
算了。
既然是長輩的好意,他豈敢違命。
張陳氏這裡直接穩坐釣魚臺,只待劉二女進門來。
她拿出幾種不同顏色的布,招手安排:
“你來的正好,我正要去找你呢。
你看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