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人講究‘出村不如守村’,若不是實在無可奈何沒有人願意闖蕩異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外面不好混,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甚至客死異鄉。
所以才有‘葉落歸根’這個詞。
楊發一家罪不至此。
愧疚的張老五父子三人不由得對張楊氏諸多忍讓,誰知她得理不饒人,竟敢蹬鼻子上臉。
張老五沉著臉,放上菸絲一口氣吸了三四袋煙,總算氣消了一些,譏笑道:“乾菜怎麼了?想當年你孃家乾菜都吃不上呢。”
時下,能種的糧蔬種類的確挺多,但因為各種原因糧食產的少的可憐。
且很多人都沒地,只能僱傭。
很多人家一年到頭忙活,連口稀粥都喝不飽。
而菜就更金貴了,一般只有夏秋兩季才有新鮮菜吃暖棚雖早就有了,但在普通人間並不適用。)
他們冬天吃儲存的白菜蘿蔔,春天吃秋天曬得乾菜。
只是乾菜也是有數的,好多窮人家只能吃野菜。
野菜也有好懶之分,懶得又苦又燒心,一吃滿嘴苦味,半輩子都消不了。
張楊氏噎住了。
張老五趁機拿著菸袋跑了。
窯洞裡,劉二女請老孃,哥嫂上炕坐著。
劉王氏和石舅媽都坐了,劉東卻抱著張伯書親香,並道:“你們坐你們的,讓我們爺們自己一邊待著去。”
石舅媽斜了他一眼。
劉二女倒上兩碗開水,石舅媽拉著她坐下,焦急的道:“別忙活了,我們不渴,咱們說說話。”
劉二女正有話要說呢,忙擔憂的道:“我正想問呢,娘怎麼來了?還有嫂子怎麼也來了?是坐車還是走山路?嫂子可好?孩子沒事吧?”
石舅媽拍了一下大腿,輕呼道:“沒事,還不是擔心你。你們這兒坐車就得走幹河溝,那河灘都是石頭,還不夠蹲蹲呢。”
劉王氏將帶的東西指出來:乾菜有兩小袋,有幹豆角、幹蘿蔔條、幹倭瓜條、紅薯幹。
一籃子綠油油的青菜。
四五斤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