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該解釋還得解釋,省的會錯了意,麻煩。
她因又道:
“知青去了,剩下他們孤兒寡母不容易,如今五房又正是多事之秋,她還敢來來大房走動,她能討得了好?還不定怎麼受折磨呢。這可正是好時機。
俺挑了她,一來是可憐他們。
二來她到底對金寶有恩,與其給吃給穿的讓他們遭禍,還不如想辦法讓他們立起來。
村話不是說了嘛‘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三來只有他們母子無依無靠,如此才能不顧一切呢。”
張知慧點點頭,張申氏看她明白了,吩咐:
“不過她太老實了,還得你推一推她。你這幾天趁機敲敲邊鼓,能不能成就靠你了。”
張知慧嘴上馬上鄭重地立下軍令狀道:
“你只管瞧好吧,若是我做不好,娘只管罰我。”
心裡卻滿不在意的:
“不過是挑撥離間罷了,小事一樁。”
如果是未出嫁前,她可能還玩不轉,可她不是嫁到韓家了嘛?
韓傢什麼最出名?
美人!
韓舉人他爹韓老爺出了名的好美色,不管香的醜的使勁往家裡扒拉。
這些有名分的沒名分的美人們,光兒子就給他生了十三四個,更別說繼承了親孃相貌生的貌美如花的女兒了。
這人一多,再加上韓家再富它也只是縣裡的大戶錢財有限,為了那麼點錢,韓家可不亂起來了?
韓太太千防萬防也只不過保著兒子中了舉,到底被害的腳?了。
後來,韓家因此分了家,可那只是年齡大的分出去了。
到底韓老爺還在,那些無辜的美人、幼小的孩子只能留下來,這些人豈是泥菩薩——不聲不響?
張知慧作為韓家大奶奶,潛移默化,使點小計還不是信手捏來?
母女兩人吃了幾塊點心、喝了幾口茶潤潤嗓子,忽然張知慧驚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