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花,你欺人太甚!”
便衝了過去。
到了張楊氏面前,她直接朝對方嘴上招呼,因為氣極用了大力,張楊氏又沒有防備,一下子吃了大虧。
但是很快,張楊氏反應了過來。
她是個不能忍的人,被動的捱打不是她的性格,於是,立刻還手。兩人很快你給我一抓,我撓你一把,打在了一起。
有人曾說過‘天下事什麼最熱鬧,那一定是女人打架。’
只見兩人抓頭髮、撓臉、釦眼睛,全朝對方的痛處下手,這卻悅樂了看戲的眾人。
這時候,村裡唱戲的很少,也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所以,家長裡短、吵架鬥毆就成了熱鬧的看頭。
都是在村裡住的,誰家有兩句口角都能給你傳半天閒話。
更何況是碰了個大窟窿,差點摔成個傻子的這樣大料,眾人彷彿早就預料到還有後續一般,心領神會的跟在張家人後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果然不出眾人所望。
於是,出現了這樣一幕:兩個女人在院子裡打的厲害,窯頂上、大門口站滿了看熱鬧的人。
他們不時的議論著,起鬨大叫的、吹口哨的、兩個女人的痛呼聲交加在其中,形成一首歡快熱鬧的樂章。
劉二女揹著既擔心又高興的張金寶,左手拉著又害怕又暗暗解氣的張伯書。她倒是想攔架呢,可顧及到怕傷了兩個孩子,不由得乾著急。
好在好幾個平時處的不錯的嬸孃嫂子很快站出來攔架,她心下鬆了一口氣,想了想先把兩個孩子送到大房的屋裡,騰出手來再說。
那知她一進屋,兩個孩子因受了驚嚇始終不放手,她沒再回來不說,就是現場也比剛才還亂了。
原來,那幾個攔架的開始是真心想攔架的。但俗話說的好,‘秦檜還有仨個相好的’,更何況張楊氏兩個人。
這不,在拉架的時候,桂花嬸明明平時跟張楊氏處的好,她偏不去攔張楊氏。
反而一邊嘴裡埋怨道:“大壯他娘,你怎麼能跟你嫂子動手?還有沒有規矩了?”
手下一邊攔住張申氏,嘴裡又不停的向她道歉:“元大嫂子,大壯她娘不懂事。您是長嫂,老話說‘長嫂如母’,您大人有大量別跟他一般見識。
咱先停停手,有什麼話咱進屋說,再打下去不是讓外人看笑話嘛?”
“是啊,是啊!嫂子你消消氣。”
張楊氏的同村姐妹,楊大嘴的大嗓門緊隨其後,她手上學著桂花嬸,嘴上也安撫道:“菊花有什麼不對你跟我說,我替你教訓她……”
張申氏這十來年都在城裡住,接觸的人和事都比較規矩,她深受感染也就學著貞靜了,自然打架不如張楊氏放得開手腳。如今再被人一攔,著實虧上加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