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鋼廠現在的生產方式還是太落後,卻一直沒法進步。
人口規模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制約太嚴重了。
鐵爐村現在耕種了更多土地。
有了耕地機、聯合收割機之後農業帶來的疲勞度降低了很多。
更多的人口可以聚集到這裡,從事農業以外的生產活動。
現在別的聚居點也擁有了足夠多的種子,可以種植足夠多的地了。
野外的資源對當今的人口規模來說依然足夠充沛。
一個部落擁有重弩後,靠狩獵就足以吃飽了。
飛機、摩托車、摩托艇這種東西都可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不要吃飽了之後天天玩。
大部分部落都是最近幾年才過上好日子。
時間很多,缺少文娛活動,於是生育率特別高。
他們也有能力養活這麼多孩子。
即便如此,小孩變成勞動力還是需要時間的。
小孩的教育怎麼辦?
馬林的想法是,用飛機把各個聚居點的小孩都接到鐵爐村上學。
教他們讀書識字算算術,並學會各種與工業生產有關的知識。
最好遍地都是能夠生產、維修飛機的技師。
此外他們也需要找到更多的礦。
找礦的工作一直很辛苦。
先前馬林為了找鐵礦和煤礦花費了不知道多少力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他只是運氣背。
就是這一年,他們的探礦隊在雞毛平原西南一條河邊發現了露天煤礦。
冬季,他們的飛機在西邊看到了原始人的村落。
降落下去之後發現了一個正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文明。
一路走下去涉及到的總人口達到了兩萬多。
而且在他們的定居點附近既有煤,又有大型富鐵礦。
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進行開發利用。
於是馬林在貧星的生活迎來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