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骨架的焊接由他動手。
只有鋼筋骨架,沒有板子。透風就透風,現在不是考慮透風問題的時候。
而動手前他花了一週在金工車間幹活。
為的是恢復原來的手藝。
有句話叫做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他有段時間不做金工,手藝退步了。
因為這是第一架飛機,所以他打算自己動手。
鋼筋骨架沒用多久就焊接好了。
具有一定的美術感。他的手藝還說的過去。
焊接翅膀,出現了不少的波折。
最後瞧起來還可以。
馬林對翅膀向上傾斜的角度存有很多懷疑,多了怕飛機飛的慢,少了怕飛機飛不起來。
他生產飛機的時候工藝並不標準,所以很難保證能夠把兩架飛機給生產的各方面比較一致,一架飛機測出來的資料不見得能夠用於另一架飛機。
先做出來再說。
還有件煩心的事情,那就是飛機怎麼轉向。
他的飛機尾巴上那個豎直的金屬片可以旋轉,像是船舵一般,用於給飛機轉向。
但是總覺得這種做法有點不倫不類。
他不知道老家的飛機是怎麼轉向的。
他需要傳動裝置來控制這個‘舵’,裝置要從飛機的骨架中穿過。
骨架非常結實,翅膀也非常結實。
骨架前面再焊接螺旋槳與發動機。
發動機連線氫氣罐子。
在沒有煤、石油的情況下他只能把氫氣當做燃料。
電解水生產氫氣。
骨架前方的結構非常的臃腫。
原因是他怕螺旋槳和發動機不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