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曾在鄰市看到過的這支舞獅隊,給人相當深的印象,盡管幾年過去了,徐啟華現在還記憶猶新。
那是五年前,有一次徐啟華去鄰市購買材料,路過一個小鎮,無意中看到的一次舞獅表演。
那一天,記得是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個節日,在西桂省很多地方那是辦得相當隆重。
那天,進行舞獅表演的是一個大概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她一個人,扛著獅頭,這個獅頭是小號那種。她一邊舞獅,一邊爬上一根立著的可能有十幾米高的木樁上。
不知她是怎麼做到的,絕大多數人空手可能都爬不上去!
爬到木樁頂端後,小女孩左右單腿金雞獨立,腹部頂木樁,做團團旋轉等高難度動作,靈活地在上面舞獅。
那小女孩,可沒有吊威亞鋼絲的哦,只是在木樁的下面,四周圍著七八個人,手裡抬著防護網防護墊,做安全保護。
看到這一幕的徐啟華,內心深受震撼,我大華夏之兒女,何其勇敢!
那個小女孩,就是《微笑》電影中小女孩的原型。那次舞獅演出,也是《微笑》的靈感來源。如有機會,真的很想再次欣賞她高超的技藝!
除了舞龍,唱戲,舞獅之外,還請農村院線的電影院去放幾場露天電影,另外,市歌舞團也請,唱歌跳舞,年輕人喜歡的節目也要有。當然,非常流行的煙花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任徐兩家,每邊買四五百萬的煙花,放個夠。
這次家庭會議,組織起一個婚禮操辦理事會,男方由徐啟華的么叔,女方也由任玉蓉的一個堂叔,兩人共同主持。這個理事會的工作,就是指揮安排各種人事,比如誰採購,誰迎賓,誰待客等等。
這次會議,還給排出了婚禮日的具體日程安排。這安排分三條線進行。新郎新娘一條線,宴席一條線,助興節目又是一條線。
徐啟華這邊,婚禮舉行的日程安排如下。
零點,準時在祖屋祭祀,然後再到宗祠,土地神,龍王廟這幾個點祭拜。這裡面,祭祀要用到的三牲祭品,香紙蠟燭什麼的,理事會要準備妥當。
中午十二點任徐兩家兩邊準時開席,新郎新娘要給孃舅家親戚敬酒奉茶,然後,新郎出發去女方家迎親。
這迎親送嫁人員伴郎伴娘伴童司機車輛等等,理事會也要安排好。
下午五點前,新郎新娘要按古禮完成拜堂。既然要辦傳統婚禮,那新郎新娘伴郎伴娘以及男女伴童這些人,就得訂做一套古代禮服。
好吧,這訂做禮服的事就不用麻煩理事會那邊了,徐啟華全身上下穿的都是手工衣服,請裁縫師傅的事就交他好了。
完成拜堂後,新郎新娘還要趕到市區宴席置辦點,即香椿樹山莊。由於婚禮日當天不是週末,市區宴席得安排在下午六點半才開席,照顧一下上班族。
新郎新娘,到時得趕到那邊去給那裡的賓朋敬奉茶酒。最後,還得趕回祖屋這邊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