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懷榮之後,接下來又陸續登場了三位學員。
然而,這三位登場的學員,無一得到導師的轉身。
一下子,整個現場包括候場區的氣氛都凝重了起來。
這三位沒有得到導師轉身的學員他們的職業分別是音樂學院的在校學生、酒吧駐唱以及某樂團的和聲。
他們的表演在現場觀眾看來已經非常不錯,然而卻沒有得到哪怕一位導師的轉身。讓現場觀眾都不禁想要問一句,《好聲音》的標準真的有這麼高嗎?
不光是現場觀眾,就連候場區的一眾參賽學員也都暗暗咂舌,連著三位在他們看起來都不錯的學員連一轉都沒有獲得,讓本來就緊張的候場區,此時顯得氣氛更加緊張。
其實,這一切都是節目組刻意安排出來的。
這三位選手都屬於節目組內部等級劃分裡面評級最低的一檔學員,把他們三個安排在一起出場,目的就是要在現場和候場區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同時,也為了接下來即將出場的下一位選手做鋪墊。
有這樣連續三位沒有得到導師轉身的學員做鋪墊,接下來被安排出場的一級學員全力爆發出來,也將會取得更加震撼的效果。
這三位選手的唱功其實不能說差,他們的唱功甚至比起候場區的很多選手都要好。然而,他們都存在著一個問題,演唱技巧嫻熟但套路化嚴重,缺乏感情的支撐。
其實這樣的歌手在音樂圈裡面有很多,甚至很多成名多年的前輩歌手都有著這樣的問題。咋一聽好像還不錯,但就是無法打動人心。
同時,這三位學員的嗓音又缺乏足夠的辨析度,沒有能夠讓人一下子就記住的特質。
所以,儘管節目組沒有跟四位導師透過氣,但都很肯定,作為真正的音樂人,肯定不會喜歡這種型別的學員。
作為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老油條型別的學生了。
現場觀眾並沒有想那麼多,他們只是覺得這三位唱得都很不錯,甚至比起一些職業歌手都不差,居然連一轉都沒有。
導師席那邊,關靜潔也在小聲的跟她鄰近的林曉冰交流碰上,對於目前已經出場的這幾位學員的水準,她們是不滿意的。
在她們還在小聲交流著的時候,現場突然整齊的發出一陣驚呼聲。
由於背對著舞臺無法看到即將演唱的學員的模樣,但觀眾們的驚呼聲,頓時把四位導師的注意力都調動了起來。
舞臺上,一位面相黝黑身穿一套少數民族服飾的女孩正手握著麥克風,略顯緊張的站在那裡。
從女孩身上的服裝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位藏族的女孩。
這位女孩的臉型輪廓以及五官都很漂亮,身上穿著的那套民族的服飾讓她的氣質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整個人身上透露著一種獨特的異域氣息。
現場觀眾的呼聲,正是來自於她的裝扮,以及她身上的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
要說這個女孩外形上的缺點,恐怕就是她的膚色了。可能是由於高原紫外線格外強烈的原因,她的膚色對於一般女孩子來說,顯得有點太黑。
女孩的演唱開始,第一句出口,就把全場觀眾都給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