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中投命中率雖然不錯,但三分球拉低了整體命中率,場均5次出手只能進1.4球。
巴蒂爾在外線單防纏著科比封眼乾擾,科比突破時勇士球員會在禁區附近包夾,放投籃較差的人出手。巴蒂爾被打爆了,科比打兩分為主卻不足以帶隊贏球。
庫裡積極跑位,但他經常靠掩護跑出了位置球卻傳不過來,科比有信心用中投收拾巴蒂爾,對方不來包夾他就不傳。
網上,科密還不斷的給二年級的庫裡施加心理壓力,說他是防守黑洞,把他都快噴傻了。
勇士被淘汰後,科密的論調很簡單,輸球都是庫裡的錯,他是防守黑洞。科比盡力了,他在2、3人包夾下強行出手還能場均得30分,個人能力沒得黑。
33歲的科比體力依舊很充沛,能堅持打很長時間,但他末節的發揮總是不如前三節。4投1中,6投2中,7投3中……湖人需要球星末節站出來得分時,他基本都是這種表現。
在郭旭前世,湖人VS小牛的系列賽,科比單打老將基德也就45%的命中率,53%的真實命中率,和現在差不多,湖人被小牛橫掃出局。
只看得分效率和真實命中率,科比和埃利斯沒多大區別,埃利斯系列賽場均也能砍下20.3分3助攻,投籃命中率43.6%。他的三分命中率32.1%比科比強點,場均投中1.4球。
湖人獲勝的關鍵是中投小王子波什,他對位布蘭德穩穩的佔據上風,拉出去掩護後接球投籃神準。他防守範圍很大,喜歡防擋拆將對手後衛逼在外圍,限制了勇士球員的突破。
一支球隊場上有四人靠低位和中距離投籃發揮,只有一個三分點,陣容缺陷太明顯了,庫裡是最不能缺少的那個人。但一些科密就是能堅定的認為庫裡是廢柴,他狂拖科比的後腿導致勇士輸球。
庫裡系列賽砍下14.7分5助攻,投籃命中率49%,三分命中率45.5%,場均投中2.1個三分球,真實命中率60.5%。
然並軟,科密表示庫裡在關鍵時刻無法幫科比分擔進攻壓力,他大部分時間隱身不敢出手,系列賽場均才投11.4球。更差勁的是,庫裡作為後衛幾乎不持球突破,沒有突破分球。
有感覺自己很懂球的科密建議勇士夏天交易庫裡,換來雷霆的維斯布魯克,這樣球隊的突破會變的非常犀利,能快攻也能陣地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勇士一定能衝擊總冠軍。
要真這麼交易,五個首發投籃熱區都集中在低位和籃下,絕對能嚇的對手瑟瑟發抖,全縮在禁區不敢出來。
科密想讓勇士死,管理層當然不會聽他們的做這種蠢事。
哪怕嚴重被高估的約翰遜教練也知道勇士沒三分不行,因此他減少了羅爾鄧的出場時間,某一時段讓雷迪克、庫裡、科比一起在場。他們三人一起上時,球隊的得分效率最高。
雷迪克進入季後賽後,出場時間提升到了26分鐘,場均10分1.7助攻,三分命中率39.7%,投中1.5球。
這樣打缺點也顯而易見,雷迪克防不住喬約翰遜。科比得限制巴蒂爾,沒法幫雷迪克協防,他必須把精力放在進攻端。
媒體普遍給了湖人球員和教練菲爾傑克遜很高的評價,認為“禪師”最大限度發揮出了弟子們的特長,沒有科比,湖人也能打三角進攻。
ESPN的論點最具爭議,他們建議勇士交易科比,表示科比根本無法帶隊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