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各種高新技術,從清潔能源、轉基因作物、智慧裝置、醫療等方面入手,改善人們的生活,”易誠說,“我現在投資了數百個小型企業、研究團體,有幾千個科研課題得到了我的資助。”
樊小晞張大了嘴巴,好半天都合不攏。“能舉例說一下嗎?”
“太多了,比如,有家小公司在研發空氣淨化裝置,我注資了幾百萬,幫助他們發展;比如,有個科研小組在研究用噬菌體滅殺超級耐藥菌,我認為他們的研究方向很有意思,資助了他們幾百萬。”
樊小晞搖搖頭:“這也太寬泛了。”
易誠笑道:“我也不可能說得太詳細,有很多牽涉到行業機密。”
自從提升到1級管理員許可權後,伏羲向他敞開了各種科研期刊、學術文章,憑借這些,他可以扶持起成百上千的科研公司,讓家園星在短短十幾、二十年內走完地球上百年的探索歷程,盡快讓22世紀的地球上人們能享受到的種種福利在家園星上再現。
所以這兩年多,他投資的大型企業並不多,而是利用伏羲尋找了許多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科研機構,盡管暫時還沒到出成果的時候,但很快就會有一些激動人心的東西出現。
“易誠先生你真是志存高遠,”樊小晞話題一轉,“可以說說你的家庭背景嗎,你是怎麼積累起數量如此可觀的財富的?”
“我的家庭很普通,母親是公務員,親生父親是一名公安民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因公殉職了。我的養父對我很好,從來沒有虧待過我。他們都很開明,在早期我透過做主播積攢創業資金的時候,他們就一直默默地支援我。”
“後來我成立了一誠電子,發布了兩款遊戲,都僥幸獲得了成功,有了很可觀的回報。”
“然後我自學金融,在股票、期貨、外彙市場都有收獲,又幸運地投資了幾家很有潛力的公司,慢慢地就積攢到了現在的身家。”
易誠簡單地將了一下自己的發家過程。
“在短短的幾年裡積累起了別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財富,你有什麼心得和大家分享嗎?”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如果自身積累不夠,再好的機會也無法把握。”易誠仍然泛泛而談。
樊小晞其實想讓他說詳細點,但也沒法強逼他,對此只能咬牙切齒,問出了下一個問題:“聽說有幾家電子、無人機、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的國內有名的企業品正工業、大江公司、東方數碼、非凡電子、萬暉科技、靈通電子科技等都已經被你收購,請問傳聞屬實嗎?”
“我是擁有一點他們的股份。”易誠大大方方地承認,但沒透露到底掌握了多少。
“這幾家公司在幾年前都只是市值數億到數十億的公司,但是這兩年多來飛速發展,現在都成了市值上千億的公司。有傳聞說你在這裡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提供了一些尖端的技術幫助他們崛起?”
“我不敢說我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能進步這麼明顯,靠的是這些公司上上下下職員的努力,靠的是公司掌舵人的敏銳眼光。我只提供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助力。”
採訪在易誠的節奏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