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技術宅在古代> 第110章 放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章 放糧 (1 / 2)

夜半時分, 車隊準時使進了交合城大門, 由於宵禁的緣故, 突如其來的龐大車隊並沒在百姓間造成多大轟動, 倒是訊息靈通的大戶豪門馬上就得到了訊息。

還在左右搖擺的糧商們透過各自渠道得到訊息, 態度馬上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紛紛表示同意施五的倡議,和施家一道主動為朝廷捐糧。

本來如果施家不表態, 他們還可以勾結在一起對李文柏施壓, 但現在施五已經表明會和縣令站在一起,除非他們想找死, 否則沒人會選擇跟縣衙和施家對抗。

只有一個要求,捐糧可以, 聲勢必須浩大, 商人不做賠本的買賣,既然不得不讓利,那麼至少要得到名才行。

李文柏並不知道施家的暗潮湧動,他現在正帶著留守縣衙的衙役, 滿心歡喜地迎接車隊的到來。

帶領車隊的是李家工場一名副管事,名叫李成, 四十多歲, 是李家的家生子,後來李文柏惜才,燒了他的賣身契將其安排到工場做事,李成感恩戴德之下從此立誓對李文柏死心塌地。

李文柏對其也十分信任, 所以這次出遠門的重任就專門指名交給了李成。

李成做事果然妥帖,知道這批糧食的作用,與質比起來顯然量更為重要,所以雖然車隊裝的都是陳糧,但勝在價格偏低,帶來的數量比李文柏之前預料的還要多,堆滿了縣衙前院,清點之後足足可以支撐交合縣城一個半月。

“幹得好!”李文柏緊緊握住李成的肩膀,眼睛可以說是閃閃發亮,“你辦事果然妥帖,有這些糧食,等於給本官打上一針強心劑!”

雖然不知道何謂“強心劑”,但從李文柏的語氣上不難分辨其喜悅,李成謙恭地彎下腰:“能幫上少主就好。”

跟其他從小看著李文柏長大的李家下人一樣,即使已經重獲自由,李成還是習慣性的稱呼李文柏為“少主”,李文柏一開始不太習慣,聽久了也覺得反而有種親切感。

“二子,你帶人把糧食都搬去府庫,加上原有的存糧再清點一遍,讓人把兄弟們的住處都安置好。”吩咐完,李文柏拉住李成的臂膀將人引進後院,“來,給我說說廣陵府的現狀。”

轉眼間離開廣陵也有了小半年的時間,之前又出過管事反水之事,李文柏對工場也極為掛心。

但狀況比李文柏想象得要好上許多,從李成的口中,李文柏得知他在京城的事跡都已經傳到廣陵,李家商行現在有了“官商”的名義,加上工人勤勤懇懇,謠言過後,在廣陵的聲譽不降反升,同時業績也在不斷增長,來自各州府的訂單如雪花般飛入廣陵,稅收也隨之水漲船高,把知府樂得是幾天幾夜合不上嘴。

擔憂放下一半,李文柏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成叔,你認識一個叫孔正孔仲直的人嗎?”

“孔正?”李成凝眉回憶了半晌,“想起來了!的確有這麼個人,少主是從哪認識他的?”

“此人是我的同科,似乎一直對李家懷有恨意。”李文柏追問,“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這樣,也怪不得他。”李成無奈地笑笑,說出了一段爛大街的往事。

原來在孔正幼時,孔家也沒有窮困到連獨子念書都供不起的程度,後來李家生意做得稍微大了些,想法圈佔了孔家的地和祖宅,孔父憤懣致死,孔家也從此一蹶不振。

說起來這事兒和李文柏一點關系都沒有,那時別說李文柏,就連他的兄長都尚未出生,上一輩的恩怨,這一輩不過是背鍋而已。

古時圈地猖獗,如孔家這般無權無勢之家遇上這種事的多如牛毛,也確實是爛大街的故事。

可既然知道了,也不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李文柏問:“那孔家現在如何?”

“據屬下所知,孔家老母十年前病重去世,孔仲直家中只剩下一個已經出嫁的妹妹。”李成說,“沒有長輩要奉養,孔仲直的負擔想必也減輕了不少吧。”

“原來如此,所以他才能一心向學...”李文柏撓頭,孔正這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想透過助他奉養長輩來化解仇恨是不可能了,這還真有些頭疼...

不過當務之急是賑災放糧,孔正的事之後慢慢解決吧。

說是開倉放糧,也不能無條件地放,此時遠遠不像現代有電子晶片那麼先進,百姓都是貪圖小利的,重複多次領糧根本無法預防,只能憑記憶力去認臉,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工代賑。

第二天一早,大批的交合百姓都集中在四面城門口的告示牌旁,認字的先生大聲誦讀著官府新發出的告示,百姓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官府招工,包吃,報名馬上就可以領糧食?”一名白發蒼蒼的長者不敢置信地連連重複,“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咱交合居然會有這種好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