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趙鈺身為禮部侍郎的兒子, 對雍和帝的怪癖或多或少會知道一點, 但現在看來, 家中根本沒有做防患於未然的準備嘛!
“甚好!”雍和帝眼中精光一閃, “卿家高中狀元, 此後便是我大齊的棟梁之才,沒有字可不行,為表卿家大才, 這個表字朕給你取了!”
皇上要給臣子取字, 臣子還能拒絕不成?趙鈺雖覺得聖上熱情得有些過分,但也只能垂頭謝主隆恩。
“嗯...趙卿家少年成名, 朕也曾多有耳聞。”雍和帝輕撫胡須,眼含笑意道, “文壇新星, 朕就給你取表字為...有才吧!”
趙鈺一愣,面上表情風雲變幻,顯然是沒想到會有這等神展開。
敬陪下首的王敦茹見狀捂嘴輕咳,好歹喚回了狀元郎已經飄到太虛的神志。
“臣...”趙鈺艱難地嚥了口口水, “臣謝陛下賜字...”
離趙鈺最近的潘成哲和單雲奎更是恨不得把頭埋進胸口,生怕不小心被雍和帝看到他們大不敬的樣子。
今科狀元公名諱趙有才...還有比這更滑稽的嗎!
從李文柏的方向看去, 少年英才趙有才的背影似乎一瞬之間蒼老了十歲有餘...
不知是真沒發現還是視若無睹, 雍和帝倒依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又鼓勵了趙鈺兩句,便喚了榜眼潘成哲上前。
李文柏一邊忍笑一邊按住胸口,好險, 幸好昨日王行之有先見之明,火線上給他起了字,不然今日落到雍和帝手中,被冠上個和“趙有才”類似的表字,那他今後還怎麼混!
不過囧雖囧,殿中所有人還是心知肚明的。
狀元不算什麼,有了此等聖眷,這個趙鈺以後的仕途才能算做青雲直上。
有了趙鈺做鋪墊,雍和帝後面對潘成哲和單雲奎鼓勵就顯得按部就班了許多,雖也親熱,但遠不及對趙鈺時的親暱,不過二人倒也想得開,聖眷這東西本就飄忽不定,有或沒有全看運氣。
趙鈺是京城趙家長孫,禮部侍郎趙明宇的嫡子,這個趙家不比趙成義的趙家,可是順天正兒八經的名門望族,趙鈺幼時雖不曾面聖,但其名號也時不時就會在皇帝耳邊出現幾次,雍和帝更為看重一些也是理所尋常。
而潘、單二人都是出自極普通的讀書人家,不似高門望族般得天獨厚,也不若寒門士子般一鳴驚人,比不上趙鈺再正常不過。
反正有了榜眼和探花的名分,又有當朝相國作為座師,二人以後只要不醉心於作死,前途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甲三人退下後,內侍開始唱名位列二甲計程車子,所有人的耳朵都緊張地豎了起來。
“...”
“二甲第三名,倪旭弘!”
“...”
“二甲第八名,於鈞!”
“...”
“二甲第十名,李文柏!”
“以上十名,賜二甲進士出身!餘者,賜同進士出身!”
未免尷尬,也是為了表達地位差異,三甲同進士是不再唱名的,一句“餘者”就概括了全部。
“呼....”李文柏長舒一口氣,直聽到第九名還沒有自己的名字,即使再怎麼鎮定也差點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畢竟在殿試上批判國策,不管用詞再怎麼謹慎也稱得上是作死的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