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技術宅在古代> 第75章 局勢複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章 局勢複雜 (2 / 4)

顧文的話說的簡單透徹,李文柏珍重點頭。

“記住。”顧文壓低聲音,“常備五軍,哪一軍才是當今聖上如臂指使的力量,從未有過最終定論。”

李文柏連連點頭,末了起身鄭重抱拳:“謝過師兄教誨。”

“行了。”顧文笑著擺手,“有你橫插一杆,許多事就又了變故,也是好事。坐吧,這才來了多久,此時就走,和昭告天下我顧文指教過你有何區別?”

從顧文的口中聽出了些微妙的含義,李文柏猶豫再三,終了還是低聲試探道:“莫非...”

“想什麼呢。”顧文朗聲而笑,“你師兄我還沒位高權重到被聖上耳目眷顧的地步,只不過盯著這府邸的人確實不少,你往後出入,還要多費些心思,雖然不至於被抓到什麼把柄,但一旦被蒼蠅纏上,也著實會很煩人。”

雖然還惦記著賀青的事情,但就如顧文所說,來去太過如風難免會引人注意,李文柏從善如流地坐下,順著顧文的話頭問道:“師兄口中的蒼蠅,不知是姓王,還是姓孫?”

“兩者兼而有之。”提到這事,顧文非但沒有半點忌諱,反而看起來有些自鳴得意的樣子,“考功司郎中顧敬元,可早就是滿朝上下煩之入骨,偏又無可奈何的角色啦,你還年輕,遇事多學著點兒。”

“是是是,師兄英明神武,師弟愧之不如。”李文柏笑著恭維,“可李文柏有一事不解,重整考評之事,一定還有更為和緩些的法子,師兄為何偏偏如此激進,執意得罪滿朝文武呢?”

顧文含笑說道:“你猜是為何?”

李文柏眼珠轉了轉:“依師弟猜想,師兄可是為了獨善其身?莫非這兩年發生過什麼事,讓...以為師兄偏向了朝中的某一方?”

“不愧是我顧文的師弟,腦子確實轉得挺快。”顧文沒有否認,“身為王門弟子,天然能得到陛下更大的寬容,陛下能容忍你狂妄、容忍你乖吝、容忍你鬧得天翻地覆、甚至能容忍你在朝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只要不踩上那條底線,一切都不是問題。”

“所謂的底線,就是必須不偏不倚?”李文柏問。

“沒錯。”顧文看了看李文柏,“是不是不明白,陛下為何忌憚老師參政議政,卻不忌諱我等學生橫行朝堂?”

李文柏沒立刻回答,但表情卻洩露了心中所想。

這確實是他一直想不通的地方,按理來說,雍和帝不許王行之參政可以理解,畢竟這個時代師生間天然的政治羈絆太過牢固,還沒有哪個文人敢在老師還在世的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師長持不同政見的。

在“天地君親師”的桎梏下,即使政見真的不同,也只能忍著、憋著,憋到老師退隱山林或一命歸西,才可自立門戶。

能稱作王行之學生的人實在太多了,和普通的世家族學不同,半山書院所有學生都曾蒙受過王行之的教導,規規矩矩地行過束脩禮,雖沒有李文柏和顧文這般親近,但走出去,也都必須稱王行之一聲“老師”,不管當了多大的官,在王行之面前還是得執弟子禮。

這之間的羈絆,比會試考官那名義上的“座師”名分牢固太多。

如果換了李文柏,肯定也不會讓王行之這座大山壓在朝堂之上。

可換做顧文也不遑多讓啊,王行之是門生故吏遍天下,顧文則是師兄師弟滿朝堂,比如半月前在朝堂上當出頭鳥參李文柏一本的監察禦史許邁,就出自半山書院,是顧文正正經經的師兄。

雖然滅起李文柏這個新出爐的師弟一點手軟的意思都沒有。

但這也可歸結為顧文暫時沒有整合同門師兄弟的原因,作為王行之的嫡傳學生,顧文若擺出振臂一呼的架勢,按理來說,比之王行之的排場也不會低上多少啊。

畢竟在官場上,最為難得的就是牢固的政治聯盟。

雖然由於半山書院建立不過十幾年的原因,門生中還沒出現能在朝堂上呼風喚雨的三品實權大員,但大齊十五道,刺史以下的官吏還是有上不少的。三省六部二臺九寺五監,除了太常寺這種安置皇室宗族長輩的地方之外,中下級官員出身半山書院的也佔了三分之一以上,更別提出身國子監那群世家貴族子弟。

他們雖然不比半山書院來得親近,但勉強也能算作是“師出同門”,顧文要扯著王行之這面大旗拉關系,想必還是會挺管用的。

李文柏越想越奇怪:“陛下為何就不忌憚師兄?”

顧文將茶盞中的水一飲而盡,“別事事都等著師兄為你解惑,此事不複雜,再想想看?”顧文循循善誘,“比如說監察禦史許邁,此人是先我三年入學的師兄,他對我的態度你也看到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