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肚子不再是空落落的,雖然依舊寒冷,好在也只是冷,而不是飢寒交迫。
撐到“蘭光”出現的時候,氣溫便開始慢慢回升,我越來越確定這片鬼蜮之森的白與黑夜正是由鬼魂出現和消散來決定的。
我沒有計時工具,所以不知道鬼魂每次出現會停留多久,時間算不長,也算不短。如果我能仔細規劃時間的話,倒也能做不少的事情。
我沒有立刻行動起來,而是先坐在石頭靜思自己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野外生存的四要素分別是:水、火、食物、住處。
原本我已經完成了住處這一項,不過昨夜的大火將我的住處燒掉了一半,等於我在鬼蜮之森的幾,一件事情還沒有完成。
這四項生存要素,以水最為關鍵。
也許是昨吃過肉的關係,我感覺自己口渴難耐。
腸胃消化食物時,會利用體內的大部分水分。昨我還能靠著果子汁,勉強保持自己不脫水太嚴重,現在則不校
我嘴唇乾裂的越發嚴重,如果現在給我一瓶礦泉水,我敢打賭自己連氣都不會喘一下,瞬間喝完。
實際鬼蜮之森並不缺水,每都會傾盆而下的暴雨,帶來的都是淡水。我周圍現在還隨處可見積水的水坑,然而這些水卻不能喝,因為水裡有某種昆蟲的幼蟲,很像是蚊子的幼蟲。
初生物課時,我曾做過培養蚊子幼蟲的實驗。
蚊子的幼蟲只能生活在水裡,從卵孵化成幼蟲,再到變成蚊子,整個過程只需要七左右。
那些積水坑的幼蟲,不知道最後會變成什麼樣的蟲子,如果是變成蚊子,那我在找到飲用水源的同時,還有一個同樣嚴峻的問題,蚊蟲叮咬。
水和防蟲,這是我目前要解決的兩件事。
這一猴子沒有出現,我也沒有果子吃。不過昨那隻“兔子”的肉還算多,我還留了兩條腿可供今食用。
也顧不油膩不油膩的,我將兩條兔子腿揣在自己的褲腰。趁現在還能看清左右,試著探索捎遠一些的地方。
在樹林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是在山村裡從長大的,經常會跟著夥伴們跑進深山密林玩耍,偶爾也會忘了時間,一直玩到黑才想到要下山,但是從沒迷路過。
因為我爸教過我一種在樹林記路的方法:用石頭在自己經過的路樹木,刻數字。
方法異常簡單,卻很管用,我每走十步,會在附近的樹刻寫阿拉伯數字1,依次往復。
在樹林行進的速度,遠遠不在水泥瀝青道。除了會讓人迷失方向的樹木成林之外,還地橫生的木枝和半米多的高草,稍不注意腿會被木枝掛住,甚至擦傷。
我穿過江原設下的傳送法陣,來到鬼蜮之森時,沒有穿衣,只有一條褲子和一雙還算輕便的運動鞋,這兩樣東西是我現在身僅存的防護,即便這種防護微乎其微,也總沒有強。
我計算著自己劃鄰四十顆樹的時候,便開始折返。回到營地時,“蘭光”已經開始逐漸消散。
趁著還未完全失去“蘭光”,我趕緊將撿來的材料有效的利用起來。
鬼蜮之森的植被,遠我想象的更加豐富,不過大多數植物的樣子與我在生物課學到的都不太一樣。
不一樣不一樣吧,能拿來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