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警官衝我一笑:“這名殺手還沒有離開公寓。”
“你怎麼知道?”
兇手殺人之後不應該儘快逃之夭夭嗎?曾警官所,完全不合情理。
曾警官衝保安道:“謝謝你的配合,一會我的同事還會過來檢視錄影,你記得要備份兩份,我也會再來取一份。”
罷,曾警官拉著我先離開保安室。
見電梯正在往下走,曾警官拉我了樓梯,遍走邊。
“這名兇手腦子不笨,反偵察能力也很強。而且他顯然計劃了很長時間,絕不能錯過今。”曾警官道:“如果是衝動殺人,那麼他在發現婉君安裝的偷拍監控之後,一定會有所動搖,放棄計劃。明知道有人在注意自己,還會堅持將人殺死,理由只有一個。”
“絕對不能錯過今。”我接話道。
類似的推理故事我看過不少,如果現在窗外是陰雨濛濛,大概可以認為兇手選擇在下雨動手,是為了讓自己的雨衣顯得不那麼引人注目。
可此時窗外卻異常晴朗,別下雨了,連一陣風都沒櫻
曾警官又:“你不覺得怪嗎?他如果只是想遮住自己的臉,完全可以用戴帽子和口罩的方式。為什麼要穿雨衣呢?”
“因為他想引人注目?”我猜度道。
“對了一半。”曾警官點點頭:“這個人一定熟知警方的辦案邏輯,猜到警察一定會看監控影片。他的目的是要讓警方儘快的從影片找到他,從而確立他犯案的時間。”
頓了一下,他又:“至於我他沒有離開公寓,是因為這個人既然瞭解警方的辦案方法和邏輯,一定知道警方有能力迅速將犯案時間之後,所有離開公寓的人召集起來,一個一個進行排查對。如果他們其某個人只有離開時的監控片段,而沒有進來時的片段,幾乎可以斷定此人便是兇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聽曾警官一段分析,我覺得十分有道理,可尚有一個問題沒有解開:“既然你兇手沒有離開公寓,那他人現在在哪呢?”
我和曾警官正順著樓梯爬到三樓位置,曾警官回頭看了眼拐角處的攝像頭:“晚了一步。”
攝像頭本應該是以四十五度角向下拍攝,這樣才能保證最大的拍攝距離,然而這裡的監控攝像頭卻垂直向下,除了牆角的一丁點位置,其他的一概拍不到。
我明白過來:“那名兇手剛才躲在這?”
“不離十,如果我們現在回去檢視所有樓層的監控,肯定會發現兇手一路下樓,到這裡會失去蹤影。”
雖這棟公寓的安保還算可以,但還遠沒有達到十全十美的地步。
現在還是夜間,有一個監控角度下調,保安算注意到了,也不會立刻想到要處理,即便是通知了維修師傅,那也是明的事情。
恐怕這一點也在兇手的計算之內,不定這裡的監控攝像頭,是他故意調整的。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對監控極其敏感,近而發現婉君暗藏的貓眼監控。
曾警官正要離開,我卻一眼掃到拐角的窗戶,忙去摸了一下:“聽了你半推理,你也跟我來個地方。”
罷,我引著曾警官趕忙來到公寓門口,然而此時門口已經被拉了警戒線,暫時禁止進入和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