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距今5000多前,魔法還只是被極少數人掌握並使用。那時魔法荒漠一樣的阿美西亞位面也還沒有出現神明,於是位面中各自劃分開來的勢力範圍被稱作“國家”。
&nb至於國家的建立有很多種說法,暴力論認為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決定了以強者為核心的集團,發展成國家;生產關係論認為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社會關係變革,而產生了國家;自認為理性思維方式的形成發展使人們自願放棄個人權力,將群體利益奉為主導從而衍生出國家……
&nb當然,受到最廣泛認同的理論是由“世界立法者”艾薩克提出的交易論。他認為,人與禽獸畜生最大的區別在於勞動,當勞動產生了分工,熟練度使得勞動效率成倍提升,同時分工的弊端也體現出來,就是沒辦法以個人為單位創造出全部的生活所需物品,於是交易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進行交易的群體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市場,為了規範市場秩序又制定出律法,維繫律法執行的資金取自各交易方,名為稅收,因稅收而集結起的執法者們又建立了國家。
&nb國家以交易仲裁者的地位存在並延續著,即使千年萬載繁衍變幻,也無法磨滅掉最初的因果。
&nb直到位面中誕生了一位驚才絕豔的人物——米蘭達。他衝破了無數前人認為無法逾越的聖級,以史上第一位神明的身份出現於世,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大的反響,即使有再多人信仰祂,宗教究竟是宗教,充其量不過是被國家利用的存在。
&nb但是當祂以分散的神識化為契靈,供人們召喚並公正凡間交易,在阿美西亞位面產生了第一份契約時,整個位面的所有勢力都做出了最為激烈的反應。
&nb神明已經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生命,而是超脫於各個種族之上的存在,凡間普通的交易對於神明來說不存在利益關係,也就可以做到絕對公平,而且凡人需要交納的稅金只是虔誠的信仰而已。
&nb如果保證交易公平性這一職能被契約所實現,那麼國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依附於其上的無數利益集團就將成為無本之木。於是,戰爭開始了,後世將這場戰爭稱作契約戰爭。
&nb戰爭打了整整十年,結果是米蘭達敗了。當凡間信徒被屠殺殆盡,沒有信仰之力支撐的神明亦與普通聖級強者相差無幾。當時位面上五大強國各擁有一位聖級強者,他們一同衝進了米蘭達的神國中,在其中四人付出了慘重代價後也將米蘭達殺死。
&nb但米蘭達早已將獲取神格與神職的方法公諸於世,即使各大國想要封鎖訊息也難以阻擋人們的野心。更何況,五位聖級強者剛剛打贏了米蘭達,就開始了搶奪神格的內戰,也許這正是米蘭達反擊中只重創了其中四人的陰謀。那剩下的一人順理成章的殺掉其餘四人,成為了新的神明。接下來的百年間,不斷有更多強者完成了封神之路,走上神壇。被壓抑千年的阿美西亞位面,一旦綻放,既絢麗的不可直視。
&nb當各大國終於勞民傷財地打贏了戰爭,卻發現他們的敵人反而變得更多了,而且若戰爭繼續下去,也許還會越來越多。政治的藝術在於妥協,即使這妥協是對國家利益最根本的損害,也總會在大量短視的既得利益者推波助瀾下得以實現。
&nb契約戰爭結束百年後,以五大國為首的兩百多個國家代表,同六位新晉神明在凡間教會的代言人,在一個公海的無人島上籤訂了《諸神條約》。條約中承認了諸神教會的合法性,並將諸神契約的性質定義為同國家律法平級。
&nb這兩百多個國家,在之後的五百年之內盡數消亡;
&nb這座無人島,後來發展成為了一座城市,名字取為米蘭達;
&nb這一天,則被看作是諸神紀元的開始,也被稱作契約紀元。
&nb……
&nb以上就是阿美西亞位面的歷史。
&nb這段歷史的講述者是一位近百歲的老魔導士,他的課程很簡單,就是為來到魔法學院的新學員們講解學院的歷史。對於新學員來說,學習魔法學院光輝而榮耀的過去是他們魔法生涯的第一課。有些學員已經對這些歷史瞭解一二,但聽著老魔導士這樣詳細講解,依然被其中的故事震撼,不自主地發出驚歎聲來,情緒也被調動起來。
&nb只是老法師的邏輯思維似乎侷限在自己的講解當中無法自拔,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剛講完了契約戰爭。下面的部分學員已經開始竊竊私語,討論起他會不會壓堂的問題。
&nb達科前世的記憶大部分都丟失了,找回的小部分記憶並不包括這方面的歷史知識,所以他聽得非常認真。他發覺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竟然曾發生了那麼多偉大的事件。當不了解它時,它只是一片土地,但瞭解了它的歷史、它的故事,就自然深深地被其中的內涵所吸引。這就成為了這個位面的魅力,讓人們去熱愛它、去探尋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nb……
&nb直至契約紀元1024年,距離契約戰爭的結束已經一千多年了,而阿美西亞位面的神明也達到了十八位之多。凡間的勢力範圍則是以十八位神明所屬的教會為核心,劃分成了十八塊。以契約為公證的交易秩序平衡穩定,確保了教會的統治地位,也滋生了新的獨裁局面。各種魔法資源、技能傳承、冥想方法和魔法咒語,全部由各大教會所壟斷,想要學習魔法必須要先加入諸神的教會,成為信徒,完成洗禮,在靈魂上被打下神文的烙印,才能獲取那些本當公開的魔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