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夏突然笑了笑,“講的什麼?”
“人性,慾望。”
“噢。”
動畫重頭放映,兩人目光朝著一個方向,誰也不說話了。
他說的對,人性,慾望。
卻未看到一點,那顆埋藏的真心啊。
…
16.
“畫的好精細啊。”
“你看這個衣服的質感,嘖嘖。”
“畫面又那麼小,這得畫的眼都瞎了吧。”
“不會是拿放大鏡畫的吧哈哈哈哈。”
“畫的真好。”
“你看她這個裙子,跟照片一樣。”
三個大媽竊竊私語,尤夏站在旁邊的畫前認真看畫,不做言語,安靜便是對作品,畫家以及站在這裡工作人員的尊重。
來看畫展的人很多,大人,小孩,藝術界的,非藝術界的,展覽的是美國萊頓收藏館的藏品,皆來自17世紀荷蘭的畫家,有倫勃朗的,維米爾的,哈爾斯的,還有些其他大大小小的畫家。
無論是否屬於這個領域,你可以沒聽說過格裡特德奧,可以不知道畢沙羅,西斯萊,甚至可以不瞭解柯羅,盧梭或是借裡柯,但是不可能沒聽過維米爾和倫勃朗,如果沒聽說過,那也一定聽過兩位那著名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僕》,《夜巡》以及倫勃朗的一系列自畫像。
這次畫展叫《倫勃朗和他的時代》,展出的倫勃朗作品只有了了幾件,但是掛著這個響亮的名字,便不得不吸引著天南海北的人們前來觀展。
這次尤夏他們班來了十九個人,唯一一個缺席的是文軻,他參加臺球比賽去了,聽說還是場規模還不小省賽,跟老師告了假,說是比賽完了單獨過來看展。
他們昨天晚上到的北京,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國家博物館來看展,有人匆匆看過一些不熟悉的畫家作品,便直奔倫勃朗的畫作而去。
一幅《書房中的女神密涅瓦》前絡繹不絕,擠滿了人,有些痴迷於畫的人站著遲遲不走,惹得後頭的人急得手足無措。
尤夏也是在《自畫像》前駐足了許久不捨離去,大概是因為這一系列自畫像的響徹中外,想來更多的是作品本身給人的巨大吸引力與魔力,甚至能讓你注視他的雙眼永遠不願離去。
突然,
“李尤夏。”
“嗯。”她聚精會神的看著畫,並沒有注意到是誰在與自己說話。
“你讓開點。”荊朋見她沒反應,重複道,“你往那邊站站,讓我也看看。”
“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