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和縣主見鳳卿城抬手將那琉璃桃花插在了頭上,面上便現出一抹微笑來,既似嗔怪又似無奈,著實一副慈母的模樣。
她快步來到定北侯老夫人的馬車前,與有意錯後一步過來的孟氏一起扶著老夫人下馬車。實際上這也不過是做做樣子以示孝道,老夫人下馬車時身體大半的重量還是倚在身後那兩名僕婦的手臂上。
定北侯府的大娘子鳳雅娘亦是跟在母親孟氏的身後,一同簇擁在老夫人的身畔。那白氏卻是攜著鳳頌娘不遠不近的跟著,面上並沒有幾分熱絡親情,卻也沒有不恭之色。好像就只是兩件一舉一動皆合禮儀的擺設般。
定北侯老夫人再次來赴宮宴,自是會引來許多明裡暗中的關注。
鳳卿荀一直循著禮儀跟在鳳卿城的身後,他舉止溫雅笑容隨和,縱是風采樣貌都遠不及鳳卿城卻也足夠吸引過眾人的目光。
定北侯府這位小郎君的風評從來都是好的,在眾人的心中鳳卿荀這樣的小郎君才更適合承襲定北侯的爵位。鳳卿城不過是仗著自己有個好爹爹罷了。
紫宸殿中一片祥和的熱鬧喧囂。帝後還未駕臨,眾人或是尋著相熟的人家寒暄,或是趁機與誰家攀近些關系。
汴京城中的一眾紈絝能有資格赴宴的本就是少,月前還進了天牢一個。掰著指頭算今日能來的也就三四人而已,而這三四個人都還沒到。鳳卿荀被一眾小郎君拉去談論文章雅事,鳳卿城卻是落了單。
他倒是也樂得清淨,倚在牆上擺出個老神在在的模樣,一面暗中觀察著目標,一面思索著怎麼能將頭上的琉璃桃花摘掉。
總不好再摔一次。若是謊稱丟了又難將謊圓的天衣無縫。
帝後隨時會到,此間眼目也是眾多。這花在頭上多呆一刻,他便多擔一刻的未知。
鳳卿城煩的很,索性就抬手便將那琉璃桃花摘了下來。先幫秦王將線放出去才是正經,這勞什子花容後再想說辭罷。
正待鳳卿城的身體離開牆壁,要往目標處走去時,他看到那位明總捕走了過來。腳步就不由自主的頓住了。
明婠婠的形象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是被妖魔化過的,鳳卿城這個曾經的受害者更是不會例外。
她要做什麼?!不會是不滿官家的賜婚,要來找碴胖揍他一通。在這場合大鬧一場,以示抗議?
他是不是該立馬拔腳就走!
不行!對方這般人物想要找碴,必然不會輕易罷休。
他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危機,令今日的計劃順利進行才是。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迅速回憶了一番有關明婠婠的傳言,鳳卿城鄭重的決定:認慫。
明婠婠是個磊落人,從不向認輸者出手。他若即刻認慫,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能在不引起眾人注意的情況下低調的化解此番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