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長安逐月> 第十七章 故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故友 (1 / 2)

陳合這些時日頗有些清閒,少了崔炎這個狐朋狗友,他覺得生活竟變得索然無味起來。就連夜間偶爾去平康坊喝花酒都覺得無趣的要命。

他家中人口眾多,他又是庶出,生母不過是個不得寵的妾室,嫡母忙著自家子女的科舉婚姻,一時根本也顧不上他。因此,他雖今年已二十有餘了,還沒正經說上一門親事。

平常無事時,他不是去西市鬥狗,就是去東市閒逛。他生『性』好動,不比崔炎,在哪裡一坐就能坐一天。

這日他又不當值,便於街市上隨便找了個小酒館,預備打發下時間。因幾個約好的同僚還未到,他便先要了一壺梨花醉,一碟冷盤並些椒鹽花生,坐在二樓臨街的雅座旁,邊吃邊等。

這邊他正一粒粒搛著花生米往口裡放,一面眼睛也不閒著,只管瞥著往街面上看熱鬧。

不經意間,他的視線頓住了。嗯,好似看到了一個熟人。再一看,卻又不是。

他便不由得皺了皺眉,不解此時為何倒想起了她。不過那個小娘子,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叫阿齊吧。姓什麼不清楚,不過她還有個姊妹叫阿姜,目下在新城公主府做侍女這肯定沒錯。

阿齊阿姜,恰好是齊姜。陳合肚子裡本來沒有多少墨水,卻恰好知道這個典故。本朝先長孫皇后編纂烈女傳,這個齊姜就位列其中。在陳合看來,大約不大不小也勉強算是個歷史名人。

能知道這些,對不學無術的陳合來說,委實不容易。只因他幼時曾頑皮打翻了墨硯,汙了幼妹的習字紙。彼時又看不得她哭的那幅可憐樣,只得耐下『性』子,幫她重新臨了一遍,其中就有這幅齊姜篇。

抄書這種事,在陳合這裡實在是一等一的苦差,陰差陽錯,倒就此記住了這個名字齊姜。

想來這對雙生姐妹的父親取這個名字,約『摸』也是希望女兒們能夠如同齊姜一般,長成後可以輔助各自夫君,做個賢妻良母,以此振興家業的緣故。

那個阿姜他見過,倒是甚為貞靜嫻雅,進退有度,來日或許能不辜負乃父一片苦心。而這個阿齊,他不由想起當日於破廟時情狀:輕功甚好,果然是“動如脫兔”;只可惜“靜若處子”就有些困難,靜若“瘋子”倒是勉強算得上。

想到此處,陳合不由得咧嘴一笑。這一開心不要緊,那搛著的花生米卻一抖,掉了。他低頭看時,卻見一雙黑『色』官靴停在他面前。他漫不經心舉目一看,居然卻是崔炎。

一見是他,陳合立時便將雙腿抬起,架於對面長凳上。目不斜視,也不看來人,卻將桌上花生連碟端起,一併筷子也不用,直接用手指一顆顆拈著吃起來。擺明一幅我很忙,沒空搭理你的架勢。崔炎看他裝模作樣便也不去管他,徑直在空位處坐下,執壺自斟自飲起來。

如此片刻過後,到底還是陳合掌不住,只將吃完的瓷碟往桌上一擱便道:“無事不登三寶殿,有話就說,有屁快放!”

崔炎也不在意,只從懷中掏出一張兩折薄箋,置於桌案後道:“你曾與我說過,你的生母,乃是苗女。不知可否將此圖樣遞與她,勞她看看是否識得?”

陳合聞言倒也不多話,便拿起來揣入懷中。口中只嚷道:“無事了?那還不快滾!”

崔炎無奈笑道:“如今升了右郎將,果然脾氣大了。”

陳合聞言立時急眼道:“到底是誰官威大?自去了大理寺,便把一眾兄弟撇在一邊,只怕大街上撞見,你也會裝作不認得了。怎好意思反說我?”

崔炎無言以對。他入大理寺後,的確少與這些舊日好友再打交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