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信握著韁繩的手一緊,神色晦暗不明地嘲諷道:“這一代的李家家主早已沒了當年李儉老先生風範。居然打探殿下行程,此人太過精明圓滑,真適合走仕途。”
“我這一路回京並未刻意瞞著,李氏族人雖未入朝但根深蒂固,樹大盤枝,想了解我的行程簡直易如反掌。”晉王淡笑道:“既然人家來請,怎麼著也得承這份情。”
衛信嗤笑一聲不再搭話。
車隊行到前面不遠便在一條岔路處轉彎,前行不過三四里便見李氏別苑的白牆灰瓦掩映在綠林裡。
只見苑門大開,門前一排數十人躬身靜候。為首身著藍衫簡袍之人,遠遠看到晉王車子行來忙疾步上前恭迎,朗聲道:“晉王殿下一路辛苦。草民李祺恭候多時。”
晉王步下馬車,望著面前眼神灼灼年逾五旬的李祺微笑點頭:“李家主太客氣了,是本王打擾了。”
“如今日色西沉,殿下和眾位大人先在園中屈就一晚,明日晌午便能到隴西。”
晉王點頭先一步邁入莊中。
待晉王一眾人等進入莊子,李祺正式晉見,並吩咐下人安排食宿。
一夜無話,第二日中午時分晉王車隊在李祺等人陪同下來到隴西李家。
隴西李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潯陽展氏並居世家大族世族高門首列。
李氏崔氏這數百年來雖淡出朝堂但在陳國的威望和地位依然還在。不過是這兩代的展氏隱隱有迎風居上之勢。現在時人多知展鄭而少識李崔,其實李崔並非沒落而是懂得審時度勢、避其鋒芒。但人總是太健忘,再過個幾百年李崔只怕真的會沒落也未可知。因此這一代家主李祺不甘於世家第一的名頭被展家蓋過,已然按耐不住了。
李祺知曉晉王一貫低調,並不敢擺出過於盛大的迎接場面。但即便如此只李家嫡系列隊歡迎也是很大的陣仗了。李氏在此地單隻嫡系後裔便有幾百戶,一眼望去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李氏家族在建莊之初便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地理擇就了這方地域,如今千百年過去,輝煌更是勝似當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王一行車隊行了足有六條街,方才進入李家家主府邸。
一進院門迎面便是一道兩丈許的一字照壁,晉王在照壁前下車,早已等候在旁的李祺忙恭請晉王換乘藍色小轎。
一路穿堂過府行到一處名為瀾馨苑的別院。行到院內李祺親自上前迎晉王下轎,一路陪同進入正廳。晉王與李祺謙辭一番在上座坐下。自有丫鬟僕婦敬上茶點。
李祺攜二十餘李家青年子弟上前晉見。晉王一一詢問誇獎一番。
約莫盞茶功夫,李祺見家中優秀弟子均已見過晉王,忙上前道:“殿下尚未用餐,飯食均已備好,請殿下移步偏廳。”
晉王首席落座,李祺下手相陪。展斜陽和衛信同陪在側座。
餘下眾人皆在兩旁席位作陪。
李祺偷瞄展斜陽一眼,心下暗暗讚歎不已。果然展氏一門英才卓絕,器宇不凡。席間李祺斟酒讓菜周到細緻,晉王以禮相謝盡顯賓客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