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好稱雄易,運背作賊難。
塑金神一尊,卸妝草一團。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難處,都需要知識經驗,都需要學習鑽研,不是誰想幹就能幹好的。
盜竊有許多方式,如剪綹,就是後世說的掏包;有破門翻牆,就是後世說的入室盜竊;有買掉包,就是假裝買東西,在首飾行、珠寶店、金行偷樑換柱,以假換真;有鑽底子、挖腰子、闖亮子,就是事先潛入倉庫、貨船,事先包好,尋機轉移;有趁火打劫、調虎離山,就是利用失火或其它事故,以幫助為名乘亂行竊,或為了行竊故意縱火,製造各種事故,等等。
上述每一種盜竊方式又有許多的方法技巧,有的還必備特殊的工具。
如破門翻牆類:這類盜竊可分為“開天窗”的,即從屋頂揭瓦入室,他們必須善用抓索,輕功極好,帶有各種鋸刀一類;“翻高頭”的,即越牆而入,必須熟悉庭院佈局,且需武功不弱、備有治狗藥物或工具;“吃卡子”的,即撬門別鎖,必須熟悉各種鎖和門的構造,備有萬能鑰匙及潤滑油一類用物,且手腳利索;“開窯口”的,即掏牆洞而入,必須備有開掘工具……
破門翻牆類盜賊大都專攻一項,且不同師傅有不同的獨門訣竅。若各種手段皆通,那就是集大成的高手,也就是常人談之變色的江洋大盜。
趙匡胤對盜竊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卻自負高傲,以為容易得不得了。
“我草,不就是進屋找銀子嗎?找不到銀子拿東西,哪些東西值錢老子還不認識嗎?”
他離開破廟,深一腳淺一腳地摸到一個小鎮上,胡亂找到一家靠街頭的店鋪,拔出隨身佩帶的匕首,插進門縫就撬。
“吃卡子”必須對各種鎖和門的構造瞭如指掌。什麼樣的門門栓在哪、閂插的方向、門軸有沒有加固等等,眼一看,手一點,便心中有數,工具往裡一插,門軸澆上香油,不聲不響便很快破門而入。
趙匡胤業務不熟,匕首插進去就撬,“吱吱咔咔”一陣巨響,先把他自己嚇了一跳。他驚慌轉身躲到一邊觀察一陣,見無人發現,方才又拐回去再撬。如此二三次,門還沒撬開,屋裡的人已經點上了燈,大聲呼叫起來。
他又跑到一道街,想從後窗往樓上爬。他摳著磚縫,剛上到窗前,還沒撬開窗戶,窗戶突然開啟,一把菜刀已經掄了過來。虧得他武功不低,偏頭躲過,頭方沒被砍破。
他見街鎮商鋪門窗堅固,防盜嚴密,只得離開小鎮,潛進一個村莊,尋到一處大戶人家院落,見裡邊寂靜無聲,便攀上牆頭,縱身跳了進去。
一般盜賊“翻高頭”都要事先“踩點”,把院中佈局偵察清楚,就是臨時下手,
最起碼也得投石問路,看看有護院沒有,養狗沒有。
趙匡胤沒有“翻高頭”常識,見院裡無有動靜,扒牆就翻,兩腳剛一落地,便有一條大狼狗從不遠處跳起,“汪汪汪汪汪——”狂叫起來。
狼怕吆喝,狗怕彎腰。見狗莫慌,你越不怕,它越膽怯;你膽沒了,它膽便壯了。趙匡胤不懂這理,又沒帶餵狗的帶藥食物,見那狗兩隻發著綠光的眼睛盯著他,大嘴張閤中,鋒利的長牙一亮一亮,掉轉身子,撒腿就跑。
趙匡胤猛跑,那隻狗猛追,在院子裡轉了一圈,不僅沒將那隻狗甩掉,並且別處的狗聽見同類警報也跑了出來,從另外的兩個方向向他圍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