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諸侯,除了袁紹擴張得比較猛以外,其餘的諸侯呢,皆是因為有著劉玄這麼一個強大的存在處在中間,一時間也是讓其餘諸侯動彈不得。
至於南方哪裡,原本在北方冀州中山郡的郡守劉備,因為看到袁紹來勢洶洶,呈勢不可擋的態勢,知道如果不出以外,整個冀州以及其他地方都會被其歸納到其的統治之中。
而對於自己這個當初的諸侯之一,且又是漢室宗親,袁紹又怎麼可能容得下自己呢?
所以留給劉備唯一的選擇方式,就是率領自己的勢力離開中山郡,前往其他的地方。
北方是已經沒有了劉備的容身之地,所以劉備就只能選擇前往南方。
畢竟幽州不用說,當初自己就是從幽州離開,而且隨著時間的過去,整個幽州早已被劉玄牢牢的掌握在手心之中,完成了其內部自身的改革。
所以前往幽州,說不定自己手底下這裡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當,會被劉玄給吞了也不一定。
而兗州呢,也不可能。
在當初諸侯會盟的時候,劉備就已經看出來了,曹操此人有梟雄之志,而且隨著漢室的衰落,曹操遲早也會走上爭霸的道路,前去兗州,也無異於羊入虎口。
至於剩下的一個青州,雖然說青州州牧孔融是一個老好人。
但是問題是,青州地處幾個強大的州郡之間,整個青州境內基本上都是無險可守,成不了氣候。
除此之外,前往青州,還要經過兗州和幽州,而劉玄和曹操二人根本不可能會讓自己率領數萬大軍經過。
所以也只得排除。
留給劉備的選擇,也就只剩下南方的大州。
南方同時有著袁術,劉表,陶謙,劉焉,等諸侯的存在。
袁術的汝南哪裡根本不用想,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自己又何必離開冀州,離開袁紹呢?
所以袁術首先排除。
其次,便是荊州的劉表。
但是荊州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荊州境內,世家勢力眾多,自己一去,肯定會被針對,沒有絲毫的好處。
畢竟人家原本在哪裡早就把利益好處瓜分得好好的,結果你劉備一來,就要分一些出去給你們,怎麼可能。
所以荊州不可能接納自己,而益州呢?又地處險要,前往也是十分的困難。
留給劉備的,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徐州陶謙。
陶謙也可以說是,除了孔融以外的第二個老好人。
且性格方面,比起其他諸侯來說,也算不上強勢,所以成為了劉備投奔最好的選擇。
結果呢,也不出劉備的預料,陶謙接納了劉備,並且把自己的下邳郡給了劉備,讓劉備有了一個可以安家的地方。
當然了,陶謙也不傻,虧本的生意又怎麼會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