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名世家大臣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世家大臣站了出來,紛紛道:“臣附議。
臣附議。”
……
王允眼看時機已經成熟,也站了出來,謙虛道:“我德行不足,才能不高,辜負了諸位同僚的厚望,無法擔任丞相這麼重要的職位,諸位大人還是另選賢能。”
說罷,那些大臣好似得到了衝鋒的指示一般,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一同推舉王允為丞相。
而王允又一次表示自己能力不高,再一次拒絕。
這一次過後,甚至是整個朝堂上面的大臣們都紛紛站了出來,還是一樣,一同推舉王允出任丞相,直接來了個三辭三讓。
面對這樣的局面,劉協一言不發,只是冷眼旁觀。
因為劉協也算是看出來了,到現在,目前的這一切,都只不過是王允自己自導自演的一出大戲罷了。
而且所作所為,也不過是另一個董卓罷了。
不一樣的地方,也只是在於董卓比較囂橫跋扈而王允還要一點臉罷了。
幾次三番,王允推辭不過,直接來了句一切都聽陛下的吩咐。
而劉協也明白,無論自己同意與否,都只不過是走個過場。
眾大臣也開始紛紛上奏,丞相一職,非王允莫屬,彷彿只要王允不擔任丞相的話,下一秒大漢就會滅亡似的。
劉協很憤怒,但是卻又十分的無奈,自己手中無權,手下無人。
滿朝眾臣,無一人是忠心於自己的。
劉協也徹底的體會到,什麼叫做孤家寡人的感覺。
儘管劉協心裡很憤怒,牙齒差點咬碎,雙手捏得咔咔作響,但是卻又無法反抗。
許久之後,劉協才慢慢咬牙道:“既然諸位大臣都意屬司徒,那就便由司徒你出任丞相,統管朝政吧。”
說罷,劉協狠狠的甩了一下衣袖,最後一臉憤怒,也不顧大臣們在場,也沒有按照正常的退朝禮儀,直接離開。
目的達到的王允等人,對於皇帝劉協的表現滿不在乎。
在他們看來,你一個皇帝,只要負責高高在上就好,而且又還是一個毛孩子,懂得什麼朝政。
自己等人都是正人君子,忠臣,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的江山。
王允很開心,在下朝以後,便發出邀請,邀請眾大臣一起去王府開宴,把酒言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