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出口獨孤戌的臉色有些奇怪,“二妹喚作秦二清,這梅二枝的稱呼又從何而來?”
一旁的李四錘突然恍然大悟地喊道:“是二清姐,是二清姐,嘿嘿!”張之然略感無奈,但也不好說什麼。獨孤戌一番單方面的開誠佈公,終究是把事情說開了些。張、梅二人也終於是坐實了“客人”這個身份,有些事說開了,也就放心了。除了下人們比之前更熱情,李四錘把對梅枝茹的稱呼從二姐變為二清姐之外,一切又都和第一天來戌府時沒什麼差別了。
中午的時候,縣令親自來到戌府一趟,先是把晚間看管不力的罪過攬了一通,隨後又客氣的表示有什麼能幫上忙的地方儘管開口。這一番作為倒是真正展現了獨孤戌一方豪強的地位。到了下午,獨孤戌本想讓人帶張、梅二人去鎮裡逛逛,可是兩人也說不出為何不願去,梅枝茹心裡有些記掛顧三歲的安危,張之然則一直都有心事。拒絕之後,梅枝茹決定去顧三歲那邊看看,張之然則選擇在院落中閒逛。
戌府的設計屬於園林風格,幾乎每一處房間外都有不少用於觀賞的植物。這一把火把這些好景色毀了個七七八八。張之然閒逛也沒個目的,走到哪都能看到這些被燒成灰燼的景色,只覺沒來由的煩躁,也不停頓,一陣轉悠下卻正好遇上了莊主獨孤戌帶著秦管家在指揮工匠們幹活。
既然見到了,打個招呼也是常理,張之然打完招呼就想離開,可獨孤戌三步並作兩步,就這麼追上趕到了張之然的身邊。
“從早上我就覺得小兄弟你有心事,在下這半生過得渾渾噩噩,也不好說能幫小兄弟分憂,但是當一個聽眾還是綽綽有餘的,不知道可否。。。”
“莊主,這江湖從來都是如此嗎?”不等對方的尾音結束,張之然就已經說出了心中疑問。
這一問把獨孤戌問得一怔,隨後說道:“江湖走過去的人很多,結局好的沒有幾個。可還是有許多人跳進江湖裡,也許這就是江湖之勝處吧。”
“既有前車之鑑,為何還有許多人跳進來,難道這些亡命之事就真的引人入勝?”
“小兄弟,在下不知道你之前曾遇到什麼,在下不敢妄言。但是江湖嘛,有些人來這江湖,為的只是個好名聲,有些人為利有些人為權。有的人,從一出生就在門派裡,註定此生要做一個江湖人。也有的人,因為意外陷進這泥潭,想要脫出卻只能越陷越深。在下之前說的不盡然,你知道江湖之勝處是什麼嗎?”
這問題張之然早就思考過,但一直沒有答案,當下只能搖搖頭。
“也許他人自有他人的看法,但是在下的答案只有一個,是俠義。人啊,從生下來就註定是要和人打交道的。而江湖,就是人最多的地方。當人開始與一人有所聯絡的時候,他也就和江湖有了聯絡。義,無非是人與人間最令人著迷的關係了。因為嚮往,所以才有那麼多人走進這江湖,因為曾經擁有過,所以在下才會決定盡餘生的光景去調查當年舊事。小兄弟,你看到的這些是江湖,但江湖絕不止這些。”
“莊主功成名就,所思所念已不再是普通江湖人能想通的地方。可江湖終歸是想不通的人居多。莊主,我,也想不通。”
“你那位師妹,梅姑娘她可是江湖中人?若只是為了她你可願在江湖上走一遭?”
這例子一說出來張之然就有所悟,不等張之然回話,獨孤戌又說道:“剛剛我只說了義,還有一字,俠。小兄弟你可知俠為何物?”
張之然自是不知,剛一搖頭獨孤戌就介面道:“若說義是江湖人最想得到之物,那俠就是江湖人最想成為之人。不知小兄弟此前可否遇到一些人,為他人付出,而自己所得僅是些微罷了?”
張之然想到先生,又想到寇半天,最後想了想三醫廬眾人,肯定地點了點頭。
“江湖人多習武,可習武時卻總忘記習武之人最應該記住的是什麼。這話你去找些前輩,他們都會這樣回答,習武之人練武時長越久,武力越強,但鬥狠越少。蓋因他們都清楚自己現下能做的是護佑那些沒有武力的弱小之人。我武朝開國元祖,一力推翻前朝暴政,為的便是護佑百姓,這是大道。我獨孤戌受人高看一眼,得授武藝,護佑一鎮之民不受強人欺辱,這是小道。但無論大道小道,終是俠道。小兄弟你家教良好,又有內功傍身,想來無論以後從事何種行業,都將以一身本領去幫助他人,這些都是俠。小兄弟你且記住,護國,護派,護鎮,護民,本領有多高,所繫責任就有多大。江湖人初衷本該如此,只是有些人失卻本心罷了。”
獨孤戌說這些話的時候,沒有什麼抑揚頓挫,平淡的語氣訴說著這些在他看來理所當然的事。可在張之然聽來,如雷貫耳,結合書中道理,此刻只覺豁然開朗。
獨孤戌見他呆立思考,也不打擾,回頭吩咐了下人幾句就此離開。留下這位少年人,和隨手在他心裡種下的俠之道。
喜歡大俠譜請大家收藏:()大俠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