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不願死後還給她帶來麻煩,竟然求著唐菲菲收養她的女兒,附贈家裡那一大塊地皮。
唐菲菲本來不願意摻和進去,她自己的親兒子時漢都只能稱嬸孃,再去接納一個養女,她顯然顧慮重重。
恰逢秦越正想從體制內退出來,也不必那麼忌諱了,便勸她應下了,而房子開發出來留著給孩子作嫁妝。
他們多了一個養女,陽盛陰衰的秦家小兄弟們多了一個小妹妹,日子好像沒什麼太大的變化。
那些年秦越在體制內踏實的往上走,有唐菲菲在,經濟上無憂無慮他自然就能避免很多誘惑。
隨著政策的變化,他最後選擇退出來,轉頭繼續學習研究他最初的農作物。
從田地裡走出來的秦越,骨子裡想要反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唐菲菲對於秦越的選擇也是支援的,物質到達一定程度後,人是需要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秦越的選擇恰好能夠填補這種精神上的需求。
人們追捧先知,就是希望能走在人前,或防患於未然。
唐菲菲盡力的去改變身邊人,但終究不是神,主宰不了他人的意志。
未來的一切不過是當下的決定!
唐菲菲後半輩子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這一輩子她值了!
回望過去是人經過一輩子老了後才適合做的!剩下的故事由他們自己書寫!
唐菲菲躺在病床上睜開混濁的雙眼時,是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許久未曾見過的陽光,刺眼炫目。
她能清晰的感知身體失去了控制,唯一能動的是眼球。
“原來那隻不過是夢!”唐菲菲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
她以為自己白頭偕老,壽終正寢,兒孫滿堂原來是黃粱一夢!
然而,心中的怨憎放下了!
唐菲菲怪自己,怪老孃,怪兒子,怨天怨地都是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