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心軟的人,同時我也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一直都是弱者,所以,我的同情心很氾濫,知道了他身後那些悲慘的身世,我想他的童年肯定過的和我一樣,所有的悲涼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苦楚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咽,於是,儘管他做出了傷害我的事情,但竟然沒有釀成嚴重的後果我選擇原諒他。
不過,我心裡有一個疑問,既然佟樹深都跟我說了這麼多,我相信他也不在乎再多跟我說一點。
“既然陶笙這麼可憐,他還不容易繼承了陶氏企業,你為什麼又要在生意場上處處和他作對,還企圖收並陶氏企業呢?”我開門見山的詢問,雖然我覺得佟樹深並不是那種會雪上加霜的人,可是,也不見得他會雪中送炭。
接下來他又跟我講了一長串的故事。
陶笙和他父親的關係一直處於僵持狀態,縱使陶父怎樣竭盡全力的去修復這段關係,也無濟於事。
陶笙十歲那年便獨自一人出國,從小一個人在國外長大,雖然從來不愁吃穿,可是,獨在異鄉,那種孤獨的滋味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從十歲到二十四歲,整整十四年,陶笙從未回過國,也從未與陶父見過面。
二十五歲那年,也就是三年前,陶笙第一次回國,帶著自己在國外積攢到的所有學識和經驗,進入陶氏企業工作。
陶氏到老也只有這麼一個兒子,自然十分器重,陶笙一進公司,他便讓陶生擔任了總經理的位置,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只是,陶笙野心勃勃,僅用三年的時間,便掌握了陶氏系列所有的運營模式,和所有大股東打通關係,建立的統一戰線,他回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陶父,徹徹底底的打陶父,既然他一生愛財,為了錢財心甘情願將自己的老婆送上別人的床,那麼陶笙就要用他最在意的東西來徹底擊垮他。
於是,陶笙步步緊『逼』陶父,『逼』迫陶父讓出總裁的位置,讓陶笙繼承陶家的家業。
陶父被陶笙威『逼』利誘,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終於答應了陶笙請求,只是陶笙年輕氣盛又心高氣傲,擔任總裁的位置,不久之後便嫌棄公司的老領導,老員工思想迂腐,管理模式落後,他便大肆的裁員,引起了公司內很多人的憤怒,於是很多德才兼備的人,透過獵頭公司的介紹,跳槽到了其他公司,陶笙因此失去了一大批人才。
緊接著,他想利用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管理方式管理公司,可是國內的公司運營方式畢竟和國外天差地別,他這才發現自己的那套理念在國內根本行不通,相反還給陶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危機。
在這種時候,如果陶氏企業不被收購的話,很有可能面臨著破產的危機,況且那個時候,陶笙對自己過度自信跟銀行借了鉅額的貸款,如果在這個時候,陶氏企業破產的話,銀行的虧損即是國家的虧損,於是,佟樹深想要收購陶氏企業,希望陶氏企業被自己收購後,會起死回生,他這麼做,也是為了更多的人考慮。
今晚這些我這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是我誤會佟樹深了,我一直以為他故意和陶笙做對,在商場上故意打壓陶笙,甚至,我還和陶笙一起聯起手來對付佟樹深,想想這些,我都覺得自己太過愚蠢了。
或許是一路上聽故事聽得太入『迷』了,佟樹深的車是什麼時候開進了我家的停車場,我竟全然不知,直到我的電話鈴聲響起,我們的這場談話才戛然而止。
電話那頭,若楠焦急的催促我快點去公司,有一份檔案需要我親自簽字才可以審批。
於是我匆忙的上樓去換衣服,是跟佟樹深客套的道謝後,便自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