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怪異地看了他一眼:“你都回來了,我臨你的做什麼?”
李牧抿唇不語。
陳嬌繼續氣他:“還是你以為,你的字比大家的還好看?”
李牧笑了,貼著陳嬌站在她身後,然後在陳嬌專心練字的時候,一把將她壓到了書桌上。宣紙皺了,硯臺翻了,一片狼藉。
事後,陳嬌捶了他好幾下。
李牧仰面躺著,笑著看她惱火的樣子。
出夠氣了,陳嬌伏到他懷裡,嘆道:“其實你的字也還行,明天開始,你教我寫吧?”
紅袖添香,李牧自然願意。
陳嬌這一學,就學了很久,有李牧親手教導,年底時,將兩人的字放在一起,就連李牧都難以分辨哪張是他寫的。
“你忙,過兩年虎哥兒學字了,我替你教他。”
寒冬臘月,一家三口坐在暖榻上,陳嬌抱著即將過周歲的虎哥兒,將兩人的字顯擺給兒子看。
虎哥兒小手一抓,就把一張宣紙抓破了,調皮的很。
李牧接過兒子,又一次教虎哥兒喊爹爹,聽說有的孩子周歲前就會喊人了,李牧覺得,他兒子肯定也不比別家孩子差。但虎哥兒就是不愛喊人,逼得急了才會發出幾聲含糊不清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亂叫。
年前,陳國舅寫信過來,叫女兒女婿帶外孫去長安慶周歲。
陳嬌問李牧:“去嗎?”
李牧為難道:“匈奴那邊不太平,此時我不好離開。”
陳嬌故意道:“那我帶虎哥兒去,等你忙完了再去接我們。”
妻子嫵媚溫柔,兒子活潑可愛,李牧現在大的小的都不捨得,晚上狠狠欺負陳嬌:“還去不去?”
陳嬌哪還有力氣出聲?
第二天,李牧給岳父大人寫了封回信,義正言辭的用邊疆大事拒絕了。
陳國舅也知道女婿此時走不開,他就是太想外孫了,碰碰運氣而已。
正月裡,李牧替虎哥兒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抓周宴,虎哥兒很爭氣,抓著小木劍不鬆手,賓客們都誇李牧虎父無犬子,李牧深以為傲,傍晚繼續教兒子喊爹,虎哥兒繼續不給面子,別說爹,小家夥連娘不喊呢。
而李牧對匈奴的提防,也在三月裡應了驗,匈奴專挑百姓農耕時節,再次入侵。
李牧匆匆與陳嬌、虎哥兒道別,帶兵出征了。
陳嬌等了一年,等的就是這場戰事。
一切按照記憶走,今年李牧第二次打退了匈奴,明年,他就要助臨江王造反了。
一邊是虛情假意造反成功後就會將陳家上下打入大牢、甚至賜她一杯毒酒的丈夫,一邊是待她如珠似寶的親生父母,陳嬌很清楚自己該選擇誰。
李牧抵達戰場時,陳嬌命她從國舅府帶來的護衛備車,她要帶虎哥兒回長安。
嚴管事疑惑地趕來詢問:“夫人怎麼突然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