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對大自然的熱愛,他自己對環保很是上心。
自家要做的外賣,那必須是全程環保的,從包裝袋到餐盒餐具,自己早就設計好了統一的產品,到時候讓大家都用起來。
曹深離開“友容科技”的時候才想起,忘了叮囑包裝環保問題。
要知道,原世界外賣行業可是塑膠袋,塑膠盒和一次性餐具的消耗大戶。
外賣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一單消耗3.27個塑膠餐盒,在2018年的時候,一天就超過6000萬個塑膠盒了。
估摸到了2020年,一天能消耗1億個。
而另一個塑膠袋消耗大戶是快遞行業,一年147億個。
結果,曹深剛要開啟友信準備跟程卓提個醒,就發現程卓給自己發過來的“環保套餐”圖片。
會心一笑,志同道合的戰友,挺好!
曹深這邊跟友容科技佈置完新業務的工作,就開始著手開發“智慧排程”系統。
將系統給的“智慧物流”的各種模組拆開,進行修改和新功能新增。
工作量巨大,起早貪黑連軸轉,搞的連去吐槽“創業英雄譜”的時間都沒有了。
至於部署到“聯盟鏈”上,這點倒是不怎麼難。
畢竟這個聯盟鏈並非曹深心中真正意義的“區塊鏈”,不是任何節點均有機會參與共識,也不符合無中心節點的“原教旨主義”。
這就跟原世界螞蟻金服、百度、京東做的“區塊鏈”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將資料加密上鍊,不同許可權的節點可解密不同資料”而已。
曹深覺得這種聯盟鏈複雜度遠低於“公鏈”賊沒意思,而且也不符合“去中心化”的理念。
但在現實應用中,這種因為簡單比較容易“落地”。
原世界中國雖然對“數字幣”是一刀切的禁止,但對“鏈”技術很是鼓勵。
央行2014年便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並準備發行數字貨幣。
到2020年,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並且可能成為全球首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央行數字貨幣簡稱為dcepdigitacurrencyeectronicpayent),但怎麼說呢,實際在零售層面並沒有採用純區塊鏈技術架構。
中國之所以很積極的搞數字貨幣,除了數字貨幣有助於維護金融支付體系的安全,在欠發達地區提高金融普惠能力之外,更有著國際戰略意義。
比如說,在某種程度上動一動美元的國際地位……
曹深這活一干,就忙到了月底,眼見著功能完善得七七八八了,總算鬆了一口氣。
這一口氣,就要松去“下江”。
因為下江的倉庫建好了,所有自動化裝置也都運到倉庫裡面,曹深要去做整個“智慧倉儲”的搭建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