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整天只用照片創造朋友圈的內容,會導致朋友圈內容過於單一,時間一長大家就沒有新鮮感了,看來看去不過就是吃喝遊玩樂,假裝認真工作,裝逼和自拍。
而轉發公眾號文章,對使用者來說是最簡單的“態度”,“興趣”,“逼格”表達和門檻最低的朋友圈“內容”創造。
使用者對公眾號文章的點贊和評論,可以提高活躍度,又帶來二次內容創造。畢竟評論一篇文章比寫一篇要簡單多了,而且很多時候,亮點在評論。
還有一點,友信的定位就是熟人社交。
在熟人面前逼格更不能丟,所以跟匿名在網上瞎噴不同,在朋友圈評論的時候大多都會過腦子想一想,要體現出自己逼格,所以內容上往往不會過激也不會過平,多多少少是要體現點個人水平的東西。這就讓二次創作的內容可看。
之所以並沒有在友信釋出的第一時間就上公眾號功能,也是讓使用者先熟悉產品的使用。一個新產品,如果一下子上太多功能,太分散使用者注意力反而會讓使用者不知所措。
現在過了十天,使用者已經使用友信很溜了,該是時間給他們新的東西玩了。
至於遊戲,且再等等,系統現在只給曹深2d休閒遊戲,是單機的還不能pk。
而根據友信的特徵,最早上線的遊戲必須有社交和pk的屬性,才能大範圍玩得起來。畢竟,熟人間的競爭才格外用心。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曹深現在沒貨!
而且友信的大部分使用者其實是功能機使用者,如果接入別的遊戲廠商的遊戲,很可能根本跑不起來,反而影響使用者體驗。
另一方面,在原世界,其實公眾賬號的主力軍是自媒體。
所以公眾號的第二步就是要建立好自媒體的生態,所以曹總最近也在琢磨這個事情。
公眾賬號的出現,使用者們自然嗨了。
在友信上就能閱盡天下新鮮事。每天一睜眼坐在馬桶上看公眾號的更新文章,就有一種批閱奏章的感覺。
尤其是轉發心儀的文章時,那是一種翻牌子披紅的臨幸感。
於是乎,朋友圈的內容更加豐富了。
而且這裡的內容,都是朋友們精挑細選過才轉發的,天然一個人肉篩選器。
從這裡就能夠了解每天最新、最熱、關注度最高的大事小事八卦事。
所謂友信在手,天下我有!
曹深這邊是又嗨了,但tt科技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