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國內的網際網路影片平臺還在學tube,走的是使用者上傳作品的模式,所以在那個時期影視劇的版權根本不值錢。
不僅如此,每年拍出來的片兒除了極少數能被電視臺採購的,基本上就是爛在庫裡。電影也是一樣,能被電影院排期播放的,不過冰山一角。
版權不值錢,大量影視劇爛在手裡,影視圈苦逼啊。
但,他們有了甄老闆,而甄老闆家裡有礦!
觥籌交錯帳暖溫床,甄老闆被舔得很舒服,於是,大手一揮買了大量的影視劇版權解決兄弟姐妹們的難處。
於是,甄老闆在影視圈不再是小有名氣,而是名聲赫赫。大家都接踵而至跑來兜售版權。
漸漸,甄老闆覺得自己買了一堆爛貨有損逼格,於是又大手一揮,買了很多經典電影和電視劇的版權,把門面裝點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雖然是經典,但因為已經播過了,就像過季了的衣服,折了又折,仍然是相當的便宜。
慢慢的,甄老闆就練成了國內最大的影視劇版權擁有者。
海量的片兒,自己在家也看不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再加上網際網路顯得比娛樂圈更高大上,甄老闆要趕上趟,直接搞了個歡視影片,讓大家一起來看片兒。
緊接著,國家開始發放網際網路影片播放牌照了,版權變成一個嚴肅的法制問題了。而且,那些頭部的網路影片平臺發現,影視劇長影片比使用者自己diy的作品更能吸引和留住流量。
然後,浩浩蕩蕩的影視劇採購拉開了序幕。頭部影片平臺要麼是已經在米國上市的公司,要麼母公司已經上市,反正都是不差錢的主。
在激烈的競爭下,影視劇版權節節攀高。不過兩年,版權採購的成本從原來佔收入的不到百分之十飆升到了40。
甄老闆成為這裡面最大的贏家,不但自家的版權花錢少,還能出售賺錢。
所以歡視影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不虧錢,淨利潤還很可觀的網際網路影片公司。
靠著版權把歡視影片做出來,還算是順道。但跑去湊熱鬧做智慧手機,那就有點不認清自己的斤兩了。
看著甄衝一臉便秘的神色,陳峰知道,他必須掉坑裡了!
甄衝過了好一會兒才點點頭:“是出了點問題。研發的進度有些不如預期。”
豈止不如預期,整個獵頭高薪又給期權挖來的團隊簡直是拉垮!
但沒辦法,在券商的催促下牛逼已經吹出去了。
什麼趁別人還沒正式出貨你先出,佔個位置。等明年都出貨了,你作為新晉廠商反而沒機會了。
什麼趁十月份出貨,後面只有三個月即使量不大也沒關係,概念先上。等明年市場成熟了,你光搞概念出貨量上不去,就沒人為你的概念買單了。
什麼,反正還有個春節,工廠都要元宵節後才開工。大家都明白一季度是淡季,對你的智慧手機這塊成績不會要求太高。加起來,從十月到明年三月,你實際上有半年蜜月期。
券商的理由很多,也很有說服力。甄衝就被這樣說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