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狼機、八個喇叭機、跑馬燈機、火箭機、超長待機機……
可以說,解決方案公司是電子產業不可缺少的一環。
但凡晶片公司出了新產品,會去品牌廠商那邊做宣傳瘋狂刷存在感。
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找方案公司一起把整體解決方案搞出來,讓存在感能變成貨,化為錢。
在消費電子領域,解決方案公司很多,但沒有規模大的公司。
根本原因在於,消費電子五花八門,而且這裡面就沒有超大規模的品牌廠商。<p4、學習機、幼教機、兒童相機,安啄pad……
就算電視機這種,雖然有大品牌,但下面型號實在是太多了,單一一種出貨量根本不大。
這就導致吭哧吭哧做了一款整體解決方案,但出貨量上不去。
而且消費電子更新換代極快,你剛把這個解決方案做了,賣三個月貨收點錢,馬上又該搞新產品了。
整天忙得要死,不停的幹活,但收益也就能覆蓋下人工成本。
在手機領域也必須要有解決方案公司,而這個領域能出大的,因為他們的下游,手機品牌廠商,規模就小不了。
上游,手機基帶晶片公司因為技術和專利門檻高,規模也很大,一家公司的一顆晶片做一套方案就能吃很大的市場,不用反覆研發新方案。
做手機,規模小了就只能玩山寨機。
而伴隨著品牌手機價格越來越低,山寨手機在智慧手機時代輝煌不再。
這些做手機的大客戶帶來的大訂單,讓一個整體解決方案,能出不少貨,恰很多飯。
華為,小米,oppo……這些公司不少型號的手機,其實都是方案商做出來的。
a股的聞泰科技就是做手機方案起家的,後來還玩了一出蛇吞象的著名收購。
以347億元的估值,收購國際知名半導體公司安世半導體。
直接導致聞泰科技的市值從借殼上市時的35.8億飆升到1800億。
而劉韜這幫人,顯然是在米國待久了,不瞭解國內電子產品開發的核心玩法。
以為自己技術牛逼,就無視規則。
這,顯然是不行的。<這個不是做晶片只做ip的都會跟方案商搞好關係。
你,劉韜,打算擼起袖子自己上?
國內發展這麼多年,大家已經習慣的套路,你真覺得自己更高明?
競爭對手直銷大客戶,方案廠商,渠道分銷商,一層一層分擔壓力,一起拓寬消費電子市場,將原本零碎的市場整合起來,增大出貨量。
你們家,單兵作戰,還選的是hard模式……
曹深現在已經十分肯定,系統果然沒毛病,它就是清楚的知道未來的結果!
有點小激動,要發了!
清了清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