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不是還在早期麼,就是國內2010年那會兒,也是從“借鑑”開始的。
比如微博之於推特,人人之於非死不可……
所以,早期,英文好,能瞭解大洋彼岸的敵情很重要!
就算國內,也有三位分別來自電商、教育和硬體的知名創業者,嚐到了精通多一門語言的甜頭。
馬爸爸,俞大爺和羅段子,都有一個相同的出生。
英文老師!
終於幹完活,曹深去睡覺,今天奢侈一點睡五個小時吧……
陳杰克在米國念計算機博士,作為網際網路的創業大軍,他做了一個針對高校使用者的社交應用。
使用者可以把自己的資訊和動態放在網上,有興趣的人可以給你點贊和留言。
嗯,作為深諳人性的創業者,他的初衷其實是想做一款約跑應用。
但只是留言和點贊,讓“約”這件事很沒有效率。
而且自從將網頁版改成移動版,使用者碎片時間多了。
他能明顯從後臺資料看到,使用者每天的應用開啟次數增加了,但單次使用時間是減少的。
主要是,這個產品除了釋出資訊,瀏覽資訊,留言之外沒別的事情幹了。
必須增加使用者粘性!讓他們長時間混在這裡!
陳杰克仔細琢磨後,覺得必須加一個聊天功能,讓互相看對眼的人能私聊起來。聊著聊著,這使用時間不就增加了麼!
為此他研究了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即時聊天工具,但基本上也就三個功能:
發文字,發圖片,能換頭像。
總覺得差點什麼意思……
而且別看功能少,開發起來一點都不簡單。
就這,至少得加兩個產品經理,十個開發,搞三個月,這還是在前期使用者量不大的情況下。
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的人,gith開源論壇是他最常逛的,這是全球最大的開源社群,有很多開發者貢獻的免費資源,也是挖碼農的好地方。
琢磨著要搞即時通訊模組,他今天就特地上來尋摸挖牆腳到機會。
逛著逛著就發現了一個好東西!
即時通訊模組,現成的!
果斷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