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與方丈靜坐於藏經閣,可心哪裡靜得下來!
稍不留神,就是再一次的血與火,寺廟會再次陷入毀滅危機。
“當年,若不是陛下來得及時,逆賊伏誅,我們這慈恩寺早就變成廢墟了。”
曾經以為是清王謀逆,實則有人假清王之名,幸好被文嘉帝發現,才讓東華國免了再次陷入戰亂的可能。
“可清王一脈終究被流放,倒是冤枉。嫁到永定侯府的縣主沒了,清王一脈最後的血脈也沒了。”
“天道並非不公,或許清王還有子嗣在世也說不定,哪裡流放就滅絕了清王一脈呢?!”
“或許吧。”
其實皇帝也很迷惘,清王謀逆冤枉,可是,那時候清王的聲望很高,要麼謀逆,要麼被上位者所忌,也難逃滅絕。
靖王倒是一直做得很好,臨老卻壓不住私慾,不甘心,還是跳了出來。
知客僧再三來請,方丈一直拖延法會的時辰,此刻實在無法再拖延下去。
“走吧,車到山前,未必無路。”
皇帝與方丈相攜而行,兩人的心態都很好,說起藏經閣的經書,還會不時微笑。
老靖王秦步珏看他們逆光而來,眼睛不由眯了眯,現在可勁地高興吧領悟吧,到了佛祖跟前,可就沒這閑暇了。
抬頭滿臉恭敬地迎上前:“今日,我等都是佛祖的虔誠奴僕,大家可早就盼著方丈開始法會呢。”
皇帝微笑著,“既然如此,方丈大師先請。”
方丈雖然已經安排了護寺僧警戒,但是他不能打亂皇帝的部署,只能冒著毀滅寺廟的危險,從容地慈眉善目地踏進大殿,只希望能透過圖紙找到有用的訊息,盡快將隱患消弭。
剛要坐下,知客僧突然疾步而入:“稟方丈大師,象吉、聖環、龍獅居三個護寺村得到天子臨寺的訊息,出動了三條大金龍、七條小金龍,數條銀龍和木龍,彩鳳一隻,醒獅二十頭,前來山門前向天子致敬、為東華國祈福。”
皇帝心神微松,哈哈大笑:“好啊,我東華子民信奉佛祖,虔誠禮佛,才有我東華國的安泰,難得他們心誠,來年我東華國必然風調雨順。我等出寺觀看,等會兒再來細品方丈的講經發揮。”
方丈唱喏:“阿彌陀佛,正該如此。陛下與民共慶,乃是百姓之福。”
皇帝扶著老太後走在中間,眼角餘光一直打量滿面笑容的秦步珏,還有僥幸希望是個誤會,可看他突然與人交換頗含深意的目光,皇帝的心涼了。
他微笑著靠近太後,彷彿正在期待著寺廟前的歡慶活動,實際上卻是將得到的訊息告訴了太後,並將雲犀珠塞進了太後手裡。
太後慢吞吞地走著,笑盈盈地與皇帝站在山門前,慈靄地笑著,五十個提著花籃的綵衣少女跪了下來,山呼萬歲,皇帝抬手:“平身。”
姑娘們起身,將花籃裡的各色鮮花飛灑,跳起了天女散花舞,邊上鼓樂齊奏,又站出來幾十人表演一些民間雜戲。
太後的眼睛掃過秦步珏,微笑不變,輕嘆:“為什麼他們就是不死心呢?現在老百姓的日子多好啊,他們為了私利,卻要將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人憑什麼為君?唉,哀家老了,只想過過清靜日子,這也要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