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她太懂事了,所以大家就都以為,她什麼都可以體諒,什麼都可以承受。
林夏夏剛來家裡那天,揹著一個舊舊髒髒的書包,揪著衣角,目光無措又不安。
父母雙亡,寄人籬下。
大家都心疼她,覺得她可憐。
“蔓茜啊,夏夏她沒了爸爸媽媽,多可憐啊,你的房間,就先讓給她住好不好?”
“蔓茜啊,夏夏她沒了爸爸媽媽,多可憐啊,這個娃娃就先讓給她好不好?”
“蔓茜啊,夏夏她沒了爸爸媽媽,多可憐啊,爸爸又不在家,今年家長會媽媽就先去夏夏班裡好不好?”
.......
好。
雖然也委屈,也不甘心,但是一想到對方失去了父母,那麼可憐,就都好。
於是日複一日,到最後,所有人都習慣了她的忍讓。
好像水果先讓林夏夏吃,衣服先讓林夏夏選,家長會先去林夏夏班裡等等——這種事情,並不是她的謙讓和寬容,而是一種應該的流程。
林蔓茜不解過,掙紮過,甚至偷偷拿著父母和林夏夏的頭發去做過親子鑒定,最後的發現讓她失望。
——她是她父母的親孩子,而林夏夏不是。
她當年是真的失望。
因為如果鑒定出來她不是親生孩子,她還能有個安慰,說服自己,爸爸媽媽不那麼愛你,是因為跟你沒有那麼深的血緣關系。
而不是真的就不想愛你。
但是現在不會這麼想了。
因為她已經習慣了。
林蔓茜相信,如果有一天,她得了心髒病,缺一個心髒,醫生問爸爸媽媽,你們願不願意把自己的心髒拿出來給她,爸爸媽媽的回答一定是願意。
但是如果有一天,林夏夏得了心髒病,醫生又問他們,你們願不願意把林蔓茜的心髒拿出來給林夏夏,他們的回答也一定是:願意。
她曾經很任性地想,既然自己不是父母心裡最重要的人,那麼她也不要讓他們當自己心裡最重要的人了。
她要換一個最重要的人。
初靜獲得過這個資格。
但是後來她也離開了她,投向愛情的懷抱,並因為愛情跟她慢慢疏遠。
她人生中來自最親最愛的人接二連三的背叛,都是因為林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