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著他,許久後,他轉過身,揚聲道:“看看,這是衛家的子孫,是我大楚的兒郎!”
“他只有十四歲……”
皇帝顫抖出聲:“十四歲啊!”
滿場無人說話,鴉雀無聲。皇帝說出這句話來,大家便已經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從衛家被曹衍欺辱、楚瑜下跪、謝太傅據理力爭、長公主以情動人,這一番鋪墊下來,百姓、臣子、天子,都已經軟化下來,唯有太子一黨還想再做爭執,可情勢已到這樣的地步,又能說什麼?
於是只能眼睜睜看天子回身,手放在衛韞頭頂。
“當年朕曾打破一隻龍碗,先帝對長公主言,朕所做一切,皆因孝心而起,功過相抵,不賞便罷了,若再過多追究,未免寒心。朕感念衛家忠誠熱血,你父親所犯下的罪過,他也已經以命償還,功過相抵,再不追究。而你……朕希望你好好活著,重振衛府,你還在,衛家英魂便在。”
“小七,”皇帝聲音沙啞:“皇伯伯的苦處,你可明白?”
後面這一句話,衛韞明白,皇帝問的是,他能不能明白,他作為天子,卻不幫衛家平反的苦楚。
衛韞沒說話,他抬頭看著向皇帝,平靜道:“衛韞不明白很多事,衛韞只知道,衛韞乃衛家人。”
衛家家訓,護國護君,生死不悔。
皇帝的手微微顫抖,終於道:“回去吧,找個大夫好好看看,你在天牢裡的事兒,我會讓人去查。”
“謝陛下。”
衛韞磕完頭,便由人攙扶著,坐上轎攆,往宮門外趕去。
此時在宮門外,只剩下楚瑜一個人跪著了。
見過皇帝後,蔣純再也支撐不住,也倒了下去。只剩楚瑜一個人,還跪立不動。
只是風雨太大,她也跪得有些恍惚,只聽雨聲嘩啦啦潑灑而下,她神智忽遠忽近。
有時候感覺眼前是宮門威嚴而立,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彷彿是還在上一輩子,長月死的那一晚,她跪在顧楚生門前,哭著求著他。
那是她一生最後悔、最絕望的時刻。
那也是她對顧楚生愛情放下的開始。
決定放下顧楚生,來源於這一跪。可真的放下他,卻用了很多年。
因為她花了太多在顧楚生身上,人大多像賭徒,投入越多,就越難割捨。
她為了顧楚生,離開了家人,失去了自己,她不知道離開顧楚生,她還能去哪裡。
天下之大,她又何以為家?
她習慣了付出和等待,日複一日消磨著自己,彷彿一隻一直在燃燒的蠟燭,把自己的骨血和靈魂,紛紛燃燒殆盡,只為了顧楚生。
可是真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