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 第九十三章 跨時空的籌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三章 跨時空的籌謀

在另一個時空,自從歸少那裡接下單子,老楊這裡就馬不停蹄的開始了奔忙。之前,剛剛把試建塑膠溫室大棚的各種材料以及各種菜籽、水稻優良品種傳送過去了,這還沒有歇口氣呢,那邊的貨單又下來了。

老楊看著好幾篇貨單,感嘆那個剛剛過去的艾菲這是要大展宏圖哇,對於市場上現有的存貨還好說,付錢就可以提貨。對於那些市場上沒有,甚至連生產廠家都黃了的產品,老楊確實有點犯愁。那些棉襖、棉褲、棉鞋還好說,可是,那些大棉帽子和棉手燜子上哪裡去找。還有,獨輪車,雙輪的手推車,甚至是馬車以及人力車,別說市場上找不到,恐怕生產廠家都不存在了吧。唉,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手頭有什麼就傳送什麼吧。

這些問題雖然很讓老楊犯難,卻可以慢慢得到解決,可是,最難以解決的是,在歸少那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度發展經濟,開始工業建設,那真是白手起家呀。不僅是各路人才需要這個時空培育,就是各種原材料以及生產裝置等等等等,也都是依靠老楊這裡提供。這那裡是送點東西那麼簡單,完全是一項繁複的浩大的系統工程啊。

那個年代的黑龍江地區,除了地廣人稀之外,還有就是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森林資源、煤炭資源、石油資源也是首屈一指。可是,那裡又是基礎設施建設空白的地區,距離卜奎城最近的薩爾圖後世的大慶油田),也有一百多公里,而且,兩地之間還有幅員遼闊的大溼地阻隔。至於森林資源都蘊藏在遙遠的大、小興安嶺,煤炭資源確實豐富,但是它們都蘊藏在幾百公里之外的鶴崗、雙鴨山以及七臺河地區。

發展工業,肯定要提供工業需要的“糧食”吧,作為工業糧食的鋼鐵,那個年代的整個中國,一年能出產幾噸鋼材呢。還有工業的“血液”石油,以及工業的“動力”能源。我的天吶,這不是玩遊戲那麼簡單,在那個時空搞工業建設,還真的有一點螞蟻搬家的精神,一點一滴的幹起呀。

想到這裡,老楊展開黑龍江地圖,久久的凝視著。在那個時空要發展工業,首先就得先修路,卜奎城地區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地區,修路雖然容易一些,但是缺少鋪路的基石。橫亙在卜奎城與薩爾圖之間的那片大溼地就是鋪路的一個難點,要想穿越這片溼地,鋪路就需要大量的基石。縱觀卜奎城地區,只有位於西側百里開外的碾子山地區盛產石頭,那裡的花崗岩儲量豐富。這與卜奎城東南側的薩爾圖正好是一個反方向,不過,從長遠來看,要想進入蒙古地區,碾子山地區是必經之路,所以,修這條公路是早晚的事。

所以,第一步修建卜奎城通往碾子山的公路,在那裡採集基石,運往建設通往薩爾圖的公路。在薩爾圖開採石油之後就可以開展部分工業生產了,因為,石油不僅可以提供動力保障,還可以提供工業生產的多種原料。就說石油生產的廢渣瀝青吧,那可是鋪路的好東西呀。

思考到這裡,老楊就得考慮落實各種機械裝置了。那個年代,這個時候傳送過去大型的載重汽車根本就無法使用,只能使用原始的運輸工具,比如,馬車。而老楊這個時空,馬車早就退出歷史舞臺了,歸少那個時空,馬車這種運輸工具至少還有幾十年的使用期限。老楊就得想辦法,提供不了全套的馬車,應該可以提供關鍵的馬車部件,比如,馬車的軸承、輪胎。稍微動一點心思,還是可以找到生產廠家的。

思索到這裡,老楊的思緒一下子飛越到自己的童年時光,那個時候自己在七星泡農場,整天的東跑西逛的,看到馬車在身邊經過,肯定是要爬上去坐一會兒,那時,這種感覺是最棒的。還有,就是偶爾乘坐農場的大膠輪拖拉機,那時,汽車很少見,膠輪拖拉機倒是很普遍,這種拖拉機對道路質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在農田裡也可以隨意馳騁。

對了,可以給歸少那裡傳送這種膠輪拖拉機呀!它不僅適用那個年代的路況,而且還很容易在這個時空找到生產廠家,嗯,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歸少那裡有了這種膠輪拖拉機,運輸能力何止是提高一倍兩倍呀,在特定時期,完全可以用在軍事行動上。而且,現代生產的大膠輪拖拉機馬力強大,已經運用到大田耕地了,用它跑運輸,運力絕對強勁吶!這種拖拉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駕駛技術簡單,一般人都是很容易上手的,這就特別適合歸少那裡人才缺乏的情況了。

既然修路是首要任務,現代大機械裝置就必須考慮運送過去,那種大型的挖掘機,裝載機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這些裝置,修路進度可以快上幾倍。還有建築施工用的水泥,尤其是橋樑工程用的高標號水泥,得事先準備好,歸少那頭說要就要。當然,搬運這些物資就交給上面的小青和小美了,自己吸納一點宇宙的德一之氣實在是不容易。

老楊此次出國之前佈置給小天的任務,小天按照自己的認知已經開始了行動,比如,他已經聯絡到了幾個倒閉多年的工廠,象紡織廠,毛紡廠,針織廠,肥皂廠,製鞋廠,皮革廠,鋁製品廠,燈泡廠,玻璃廠,線材廠,印刷廠,農機廠,齒輪廠,機床廠等等廠家。他們那裡有許多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的生產裝置,棄在那裡如雞肋,已經打算按照廢鐵處理了。這些裝置傳送到歸少那個時空,那可是絕對的先進吶!完全可以領先那個時代的西方國家幾十年,而對於當時的國內來說,其技術至少也可以領先一百年了。這些裝置可以以白菜的價格購買到,即使是這樣,原來的廠家還負責裝置的拆卸運輸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楊粗略估算了一下,即使是白菜價,把這些裝置購買下來,也得上億元人民幣,好在老楊現在不差錢,花一億多對於他來說,也就是毛毛雨了。

現在歸少佔領了一個城市,他雖然沒有提出關於發電廠和自來水廠的建設,老楊就得替他事先考慮到,準備好,這些都是一個城市建設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雖然歸少現在有大量的柴油、汽油發電機,可這些都是小打小鬧的裝置,提供給一個工廠或者一個單位還勉強可以,卻無法支援一個城市的用電。

唉,這事情怎麼越做越多了,自己從國外回來還打算去海南島修養呢,這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是動不了。主要是手裡沒人可用哇,基本上都是事必躬親。自從回國以後,李長青在北京下飛機後,直接就與阿娜妮出遊了,到現在也沒給老楊打電話說他們在哪裡。老楊當然理解他們,這對年輕人在一起不容易呀。身邊沒有人可以支使,一切事情都得自己去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自己的這份差事是見不了光的,一切都需要秘密進行。

剛才,社群書記於紅芬打來電話說,他們聯合建華區的十幾個社群,居民捐助的各種衣物以及生活物資正在裝車,這次籌集的量特別的大,估計得裝十幾車。這些東西送給歸少那邊,正好可以幫助他解決春節前訪貧問苦的燃眉之急,這些東西運過去,可是幫助他大忙了。

於紅芬書記說,經過幾次的宣傳籌集活動之後,社群居民對這項有意義的活動特別的認可,許多生活物資仍了可惜,放在家裡又用不上,捐助出來給那些需要的人群,居民們十分的認可。

老楊粗略估算一下,於書記前後已經發動社群群眾捐助十幾次了,咱們也不能總是口頭上表示感謝吧,他決定這次掏出兩萬塊錢,給社群居民購買一些文化娛樂方面的用品,大家這樣有來有往的才對嘛。

目前,歸少已經採納了艾菲的建議,決定嘗試著投放紙幣,代替那個時空金銀作為錢幣的流通。歸少知道這件事情難不住老楊,他手裡有陳志國這樣的造幣專家,憑藉他那個團隊所掌握的技術,想造什麼樣的紙幣,不出幾天就可以量產。

事情是這麼回事,可是,歸少不知道的是,陳志國那個團隊出遊了,已經幾個月不見音訊,為此,老楊必須動用特委會成員出動了,儘快鎖定他們的位置,然後再想辦法把他們拘回來。雖然老楊儲存了陳志國的手機號碼,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陳志國基本上很少開機,畢竟他是屬於一級監控的人物。

不過,老楊並不太著急,因為他預感到陳志國該回來了。到時候只要把製造錢幣的想法告訴他,用不了幾天,成品錢幣就會成批的印刷出來的。

還有,兒子小天說,過幾天要陪伴兒媳李瑞蓮回趟滿洲里老家,去探望她的父母。小天的意思是不是老楊藉此機會一同過去會會親家,看來,遙遠的滿洲里一行是避免不了的了。

喜歡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請大家收藏:()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