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變革1854> 131章 樣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1章 樣板 (1 / 2)

一點點技術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方便就難以用一句話說清。例如如今的日本漁業都使用了冷藏技術和冷凍車運輸以及冷庫技術。

以前日本只有海邊的地方能吃到海魚,就算賣出去,因為受眾有限也賣不上什麼價格,製成魚幹等幹貨價格也不算貴。到現在幾乎日本通了公路的地方都能吃到新鮮的海鮮,而且價格連進城趕集的農民都吃得起。

如今的日本已經被宋海平和林海洋聯手打造成計劃經濟體系之樣本。雖然這套體系中也存在階級和收入差距,但社會中人人都有向上的空間。

體系中雖然官員和公務員的收入和待遇是最好的,可也是最忙最累的——想坐在辦公室喝杯茶看報紙,勝海舟都沒這種待遇。相對日本工人每週工作四十小時,收入和待遇也過得去。如今還沒有下崗這個詞,宋海平也不希望有,日本的工人階級被國企生養死葬和公務員一樣算得上是鐵飯碗。

而且流水線的生産模式中,也不需要工人掌握特別高的勞動技能,都是每天重複的做一件事,甚至一個動作。

在工人和官員之中的是學者和科研人員,這些人可能會調動大量的經費物資用於科研,但是自己收入也就那樣,更多的是為了興趣和愛好做科研工作。

日本農民的收入可能是最低的,但是因為廉價高效化肥和良種的運用。日本的水稻和麥子的平均畝産已經居於世界第一的位置。農民養活一家人解決溫飽還是沒問題的。想要更多的錢,大約只好在農閑時期進城打工了。

雖然如今的日本社會距離小康水平甚至發達國家水平可能還有些差距,不過這一切都是在沒有對外掠奪的基礎上實現的,這之前的日本低階武士也有餓肚子的,更別提底層的農民了,這就難能可貴了。

以前日本社會的統治者,雖然都被圈禁了,卻也沒什麼怨言。讓是讓那些大名豪商再去過以前的生活,人家還未必願意。

在德川家統治日本的時期,德川家的主食就是米飯和蘿蔔,當然,蘿蔔也是分鹹蘿蔔和甜蘿蔔兩種用來改善口味。過年過節飯桌上會多一條魚——倒不是德川家平時吃不起魚了,而是平時就吃魚的話,過年過節吃什麼呢?

在神無城雖然被圈禁了,但物質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各種吃穿住用玩無一不精無一不奇。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你讓這些過慣了22世紀現代化生活的人再讓這些人出去啃飯團嚼蘿蔔,人家非要和你拼命不可。

當年宋海平剛回到19世紀當客人在日本德川幕府住了一天想死的心都快有了。

日本樣板改變的不僅是日本,中國人是最擅長學習的民族,不倫不類的八股文都能鑽研出花來,何況日本模式沒有看上去的那麼複雜。除了學園都市和神無城暫時各地沒有能力興建,其他的,好像也不是那麼難。

最早開始改革的是兩廣總督李鴻章,看了日本已經進入太空後,以李鴻章為首的督撫們已經感覺到如果還不進行改革那就是死路一條。

以前李鴻章也在兩廣買了不少日本出産的機械,開辦了一些官辦的工廠。認為這就算改革了,可是去了日本一看,才知道還差得遠。人家都已經玩載人航天了,過幾年還要登月。嫦娥登月那等事已經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傳說,可如今日本已經快要坐到了。自己還在為開了幾個沒有賠錢的工廠而竊喜。

和日本政府的勝海舟進行協商後,李鴻章從日本引入了一支教官團,先從淮軍的改革抓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