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變革1854> 107章 開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7章 開會

在中華聯邦的各首腦參觀的最後一站神無城,因為各地頭頭們難得聚齊一次,中華聯邦第一次正式大會也宣佈召開。

這裡面,滿清遺留勢力三個,兩宮太後、鬼子六、肅順。漢臣督撫十個。包括日本、朝鮮、越南、泰國、天地會、和順公司、蘭芳國等受中華文明恩澤的外圍勢力十個。共計大小勢力23個。

由於有了勝海舟和金左根做代言人,宋海平和林海洋就沒有親自上陣,當然實時監聽還是要做的。

根據後世對中華聯邦歷史的研究,總結出了一些一大的特點。總體來說,會談是有益的能坐下來說話就很好了),會談的多方充分的交換了意見無法達成任何協議,吵得厲害),增進了大家的瞭解分歧很大)。

雖然在大會上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是私底下,日本的代表勝海舟倒是接了一堆又一堆的訂單,從軍火到機器應有盡有。

日本如今只有區區三百來萬工業人口,這點工人在宋海平和林海洋的支援下形成了一個微型的産業鏈。但是,國際市場遠遠沒有飽和——英國資本被趕出了亞洲市場,法國則被德國滅國,工業美國被奴隸美國替代,這時代的國際工業力量還很弱小,不然李鴻章開的那幾個官辦廠子根本不可能有利潤。

這次大家來日本考察了一番,發現這裡各種工廠設施齊備,出産的機器種類也全,武器精良。更重要的是,價格也不算貴。

既然連李鴻章的官辦廠子都賺錢了,自己幹嘛不也辦一個呢。至於兩宮太後,鬼子六,肅順對這些不怎麼感興趣,只是想買更多的廉價武器——這年頭武器價格被日本打壓的是造不如買。買了日本的新式火炮拿去回爐煉鋼都是有賺的,幹嘛不買是不是。

而且這些年肅順不是徵戰外東北、西伯利亞就是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這等苦寒之地,極光都見過了,說真的是受了不少罪。不過當年肅順因為包庇弟弟倒賣軍火一案被漢臣攻訐,才被迫被調出中樞做他的大將軍王也是鹹豐爺的無奈之舉。

看了這以吃喝玩樂等高階享受為主的神無城之後,肅順竟然動了退休歸隱的心思,私底下問這勝海舟,自己過些年能不能來這神無城養老。四九城如今沒幾個滿人了,肅順當然也不想回去,可是,不論滿洲人的老家還是加拿大都是些北方苦寒之地,實在不適合養老的。

這神無城各種設施齊全,還都是高科技的,一看這裡環境優美生活安逸各種設施齊全,肅順就動了在這裡養老的心思。

神無城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圈禁高層的,勝海舟得了上面的同意自然是舉手歡迎。

其實不止肅順,就連兩宮太後,慈安和慈禧也有在這裡生活的想法——畢竟高科技的現代化享受方式不是宮殿裡面那些古老建築和僕人多一些就能比的,例如宮殿裡面也有夏天放冰冬天燒炭的土空調,但又如何比的上那中央空調來的給力,洗澡間也沒有這神無城的牛奶浴、泡泡浴、桑拿浴、按摩浴等新奇的澡盆。只是先帝鹹豐爺的大仇未報,兩個未亡人來這安家養老多少有些不合適。

至於漢人督撫或者小國國主有這等想法的就比較少了,說好聽一點這些人是拋棄了部分低階趣味,說不好聽一點這些人權欲燻心,非要鞠躬盡瘁死在任上方能罷手。

對大會的真正組織者宋海平和林海洋來說,第一次大會大家沒有當面打起來已經是非常成功了。例如滿清的肅順就認為那些漢人和亂臣賊子無異,但是漢臣督撫則認為是滿人在中原的氣數盡了,不然怎麼那麼多清兵都打不過一個小小的太平天國呢。

什麼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的都被人家破了,幾千人的北伐軍就差點把四九城打下來——如果沒有當時的僧格林沁帶著的蒙軍,估計林鳳祥就真的北伐成功了。

這個僧格林沁也算生不逢時,最後死在英法聯軍的火炮下——不過考慮到這主前世被撚軍的小兵殺死,可見這個蒙古王爺運氣真的不咋樣。

至於南洋也是一堆爛攤子,和順公司和天地會為了搶金礦就曾經數次開片。而南洋天地會的一個宗旨就是反清複明——現在大家居然能坐到一起商談國事沒打起來,還不算是成功的大會嗎?

至於中華聯邦的最後一個加盟國以色列,這次大會主要目的是來打醬油和刷存在感,還給勝海舟下了幾個單買軍火和機器裝置。也就算完成這一次大會的重點任務了。小國嘛,怒刷存在感也是非常必要的。

這次以日本的名義搞載人航天並作為第一次中華聯邦大會的東道主,勝海舟當然是長了臉,還接了一堆的訂單,名利雙收。

雖然大會上中華聯邦的23個勢力集團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但私底下各加盟國交流不斷,一項項合作協議或者貿易協定被簽署。可預見的一些能夠資源互補的勢力必將走的越來越近,這也是世界村或者說全球化的大勢所趨。

大會期間,不甘心失敗的英國人派出了60個步兵旅的兵力,二十多萬英軍其中九成五是僕從軍)從北非撲向有十萬清軍駐守的埃及開羅地區。準備重新奪回蘇伊士運河,進而維護其亞洲和澳洲的殖民地。

但是當地駐守的清軍再次以少勝多,大破英軍於開羅城下,十二萬英軍的僕從軍被殲滅,剩下大部分逃散於沙漠中,然後悲慘的因為缺水而死去。

護送英軍而來的英國艦隊和日本地中海艦隊也是一場大戰,雙方炮擊中各有損失,但無一沉沒。後來傷痕累累的英國皇家海軍先退出了戰鬥回去修理艦船,然後日本地中海海軍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這時代海軍戰鬥大多如此,互相傷害之後回去修一修,過上幾個月又是一條好漢。鐵甲艦想要在海戰中被擊沉,除了質量不過關之外,那就真的只能說運氣太不好了例如胡德號)——其實就是甲午海戰,平均服役超過十年老舊的北洋水師也沒有鐵甲艦是當場戰沉的。

歷史上甲午海戰後的事情發展只能說,大清上上下下都想李鴻章和北洋艦隊死的難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